• 82阅读
  • 0回复

不再哭泣的骆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4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不再哭泣的骆驼
林皎明
平生头次见到旷野中的骆驼,是在埃及西沙漠里。
从地中海岸边的马特鲁南下,公路像黑色的缎带铺向无际的天边,两旁沙砾遍野,怪石嶙峋,几乎没有生命的踪迹。远处,突然闪现出几个黑点,似动非动,渐渐地现出骆驼的轮廓。干瘦的躯体,眯缝的细眼,粗糙的皮肤,厚实的脚掌,骆驼被沙漠折磨得不成样子,几乎没有气力睁开眼看看异乡来客。
同情心看来多余,北非沙漠的野骆驼都这个样子。它们与沙漠同在,知道到哪里找到水源和牧草。
绿洲是沙漠中的天堂。锡瓦镇,埃及西沙漠中难得的伊甸园,距离马特鲁港约300公里,只有穿过光秃秃的穆加西山,才能看到这块由椰枣和香蕉树映照着的绿洲。这里虽然算不上北非沙漠的心脏,但已人烟稀少,靠近利比亚边境。二次大战时,德国间谍就是从这里穿过英军防线,探察蒙哥马利将军的北非军队布防。骆驼是密探们的唯一可靠交通工具,也只有骆驼能越过死神布下的陷阱。
汽车开进宁静的锡瓦镇,贝都因人泥石结构的土房在烈日下反射出橙黄的色彩。没想到,这里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类似市政厅的正规建筑,居中央位置,小饭铺、烟馆、杂货店旁边依次排开。镇上还有一家旅馆和加油站。男人在烟馆里抽水烟,闲聊。看不到女人,即使出现她们的身影,那也是用黑纱蒙盖着的。不过,这里的黑纱与众不同,上面缀有橙黄色的碎花。黑纱下露出滚有鲜艳花边的白裤脚。
跟马特鲁一样,镇上行走着几辆驴车。驴车慢悠悠,车上人左颠右颠,颇有古风情趣。赶车人告诉记者,外来游客特别中意这种交通工具。汽车过不去沟沟坎坎,小驴车驾轻就熟,方圆5公里,没有去不了的地方。
有绿洲,必定有泉眼;有泉眼,必定有湖泊。驴车引路,到了绿洲湖边。湖中有岛,叫迷人岛。岛上长满茂密的椰枣、橄榄和香蕉树,四周湖面一片雪白。热浪蒸腾的沙漠中哪里会下雪?如此奇景让人吃惊。走近细看,方才知道是白茫茫的盐花。每年春潮退去,湖面就结满一层厚厚的雪花盐。踏过堤埂,拨开低垂的香蕉叶,惊动了酣睡的白鹭。一行白鹭拍着翅膀,直上青天。没人相信这会是严酷沙漠的一景。
绿荫深处,果然一眼泉水涓涓淌流,晶莹剔透,略含甜味,倒映着串串紫红椰枣。天公巧安排,当橄榄熟了,取树下泉水洗涮,再用湖盐泡制,就能腌出上好的咸橄榄。那是阿拉伯人最喜欢吃的佐味食品。赶车人好夸自己的家乡,说这里土地寸寸宝。除了咸橄榄,法老时代的墓穴里埋的尽是金银财宝,要不是政府不让盗墓,否则有人准能发大财。
锡瓦绿洲的泉眼不止一处,“新娘泉”,“热泉”,“泽通泉”,泉水流到哪里,哪里一片葱绿。只有饱经沙漠干枯折磨,才能体验水源的珍贵。人们用砖石把泉眼砌成圆井,只留一个小出水口。许多传说与泉水相联。新娘入洞房,只要在“新娘泉”洗过手脚,终生幸福。
赶车的小伙子终于把我们领进家门。家境看来不错,住一幢土房子。钻进小门脸,竟然还要上楼。房间大约有10多平方米。没有任何家具,楼板上铺满草地毯,客人来了席地而坐。孩子睡在一角,火盆在另一角,上面温着薄荷红茶。房间没有玻璃窗,只在火盆边开一个一尺见方的洞。奇怪得很,外边炎热,小洞吹进来的风却十分凉爽。房间里一切摆设就像帐篷里的一样。显然,锡瓦人虽说住进了土房,还保持着沙漠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主妇拿出手工编织方巾和草篮给我们看,质地都还不错。
游牧人学会农家手艺,真不简单。锡瓦地区已经转为农区,种谷子,植椰枣,养家禽,织粗布,自给自足。在热泉边上,我们眼见汽车装运淡水,分送各家。
浩瀚的沙漠隔绝着外面的大千世界,锡瓦人按照自己的习惯在这块世外桃源照常生活。
在绿洲里,又一次见到骆驼,是驯化过的农家骆驼。有充足的牧草吃,骆驼的皮好像光滑一些,动作也显得灵活,眼角没有流淌污垢的泪水,不再哭泣。
当记者重新回到繁华的都市,回想起遥远的锡瓦,脑海中的沙漠已不是枯燥渺茫的一片,那里有难忘的绿洲和不再哭泣的骆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