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沙口夺粮——尼日尔农业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6
第7版(国际)
专栏:

  沙口夺粮
——尼日尔农业见闻
本报记者 杨汝生
记者抵达尼亚美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滂沱大雨,城区的沟沟坎坎里都积满了水。尼日尔朋友高兴地告诉记者说,若再来几场这样的大雨,今年的收成就有了保障。
一提起尼日尔,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炽热的太阳,广袤的沙漠,干旱的土地和饥饿的人群。雨水,对这个国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1974年和1984年两次大旱的可怕景象还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里。尼日尔地处非洲大陆腹地,是世界上最炎热和干旱的国家之一,它国土面积的2/3为沙漠所覆盖。
由于连年干旱和人、畜的破坏,尼日尔的绿色植被日益减少,沙漠区正以每年10公里的速度吞噬着大片良田、道路、水源和居民点。据报道,尼每年被沙漠化的土地约有1.5万平方公里。沙漠绿洲不复存在,地下水位下降,尼日尔河几年前首次断流,尼境内的乍得湖水面也荡然无存。
为了同沙龙作斗争,尼日尔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了不懈的努力。尼政府于1982年成立了水利和环境保护部,同年5月又举办了抗沙讨论会。以后又发表了“马腊迪誓言”,并成立了部际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抗沙斗争的纲领。政府规定每年8月为植树月,8月3日为全国植树日。每当这一天,上至总统,下至一般百姓,每人都要种一株树。在外国的援助下,它在河谷地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开发了一个又一个水稻垦区,近年共开垦水浇地一万多公顷,其中一些是我国帮助开垦的。经过这些努力,人们高兴地看到,尼粮食自给率有了提高,大片农田被保住了,已经被沙化的土地上又长出了绿树和庄稼,流落异域的许多尼日尔人也回到了自己的故土。记者在尼采访期间,西到蒂拉贝利,北到高原城市塔瓦,3日内驱车行驶2000余公里,目睹了尼日尔人民与沙漠斗争的英雄气概和艰苦创业精神。
蒂拉贝利省在尼亚美以西120公里处,沿途看到裸露的沙土地上长着一簇簇茅草和树丛,偶尔可见过路的骆驼和觅食的牛羊,只有在低洼处可见生长的小米、玉米和高粱。我们首先拜见了省长,然后便动身去参观稻田。出蒂拉贝利不到20分钟,一块块碧绿整齐的稻田便出现在面前,颇像我国的江南风光。首季稻已经收获,二季稻生长良好,一些农民正在田间劳动。据陪同的人讲,两季稻产量一般都在每公顷9吨左右,新开的稻田可达11吨。可以说,这是记者在西非地区看到的最好的稻田。它沿尼日尔河谷绵延30公里长,有两条干渠把水送到各个灌区。稻田开发出来之后,由政府交给乡村合作社经营管理,它再分给附近村庄的农民,每户可分1/4公顷。合作社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收获后农民再用现金或实物偿还。为了保住这片珍贵的土地,该省人民在附近栽了一道道防沙林,现已长得郁郁葱葱。
在塔瓦省,我们参观了凯塔县的治沙造田工程。从1984年起该县开始实施规模浩大的“凯塔计划”,为期7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总造价达18.4亿非洲法郎。到1987年为止,全县共整治土地4000公顷。从1988年起,该计划进入第三阶段,还要整治7000—1万公顷的土地、种植长95公里的防沙林,修筑3300公里长的护堤堰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尼日尔的治沙工作已初见成效,1984年以来全国共植树1950万株,造防护林3010公里,扩大耕地1.3万公顷,固定沙丘4000多公顷。成绩固然不小,但沙漠威胁仍未解除,与它作斗争仍是尼日尔人民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