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突破极限——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7
第2版(经济)
专栏:国家一级企业风采

  突破极限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侧记
潘旺
1988年,按一般人来看,燕化橡胶厂的潜力几乎挖到了极限:橡胶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由当初的日本一国扩大到欧美和东南亚18个国家;橡胶年产量达到5.4万吨,已超过建厂设计能力的3倍半!
然而,在1989年上半年厂党政联席会上,厂长李成国一语惊四座:“我们是国家骨干企业,要为国家做出骨干贡献。因此我提议——力争今年生产橡胶6万吨!”
年产橡胶6万吨,这可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仅原料短缺、人员不够这两大“先天不足”之难题,就够令人头痛的了:国家分配计划远远不够,即使加上自采的往年水平,要产6万吨胶,至少还差3000吨丁二烯原料;工厂人员基本还是按年产1.5万吨生产能力定的编制,现在增产到6万吨,人手将更加紧缺。在党政联席会上李成国极富鼓动性地说:“我们厂有一支团结奋斗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一些装置经过改造和扩建后又为完成6万吨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6万吨,如同‘踮起脚来摘桃子’,只要上下齐努力,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厂长的话,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人员不够、特别是一线倒班人员不够怎么办?橡胶厂拿出了他们的“传统节目”——从厂部各科室各部门抽调有实践经验的干部到生产一线。本来就缺员的科室硬挤出了25名干部,同从各车间抽调出的59人一道,来到了生产急需的车间。在艰苦奋战的日子里,党委成员和全厂干部深入基层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努力工作,为完成6万吨橡胶产品多做贡献。
一成品车间2号釜减速机突发故障,值班的副厂长赫宏武闻讯后,顾不得当时下班休息,立即和有关科室人员火速赶到了故障现场。从晚上7点半开始抢修,一直干到凌晨3时半,使设备很快恢复了运转。
为解决原料短缺问题,厂里成立了丁二烯原料采购小组。厂长、副厂长分别亲自带领采购组“南征北战”找“口粮”。李德贤在南京扬子公司采购原料,住所离采购地10多公里路,每次到铁路订运输计划和发车装运时,他都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往返,半夜发车也是如此。
找到原料后,随车押运也是采购人员的任务。有时,他们只能坐在露天车上,一路风尘弄得满身油污、蓬头垢面,甚至一整天吃不上饭。“一路颠簸好几天,三个馒头二瓶水;莫看我蓬头又垢面,能找到原料就乐无边”,这是厂原料采购组的“流行歌曲”和真实写照。
青年知识分子、上任不久的车间副主任曾年初,在一成品车间改造工地上连轴干,连续几十天不休息。一次,好不容易碰上个没有加班任务的星期天,大伙认为这回小曾可该休息休息了。可是小曾却硬是用手中的“权力”将自己安排在现场值班。瓦工一班丁守谦在工作中总是抢最脏最累的活干。破碎混凝土时,手握风镐,机声噪鸣,震得人五脏六腑都难受,碎末飞尘呛得人呼吸困难。可是他埋头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挖土方,扬镐挥锨,一天下来胳膊腿酸疼。问他累不累。他回答:“干活有十分劲就决不只使九分九!怕累就别当工人!”
像曾年初、丁守谦这样的干部和工人,在燕化橡胶厂,几乎比比皆是!正是因为有了燕橡人这样不屈不挠奋斗攀登的大无畏苦干实干精神,才使燕化橡胶厂一步一步,从胜利走向胜利。
1989年12月24日,燕化橡胶厂终于尝到了“踮起脚来摘下桃子”的甜头——提前7天,实现了生产6万吨橡胶的奋斗目标。这一年,“燕橡”厂自采外购丁二烯原料达4773吨、上交利税达到1.76亿元,相当于再赚回了一个“燕橡”厂,相当于建厂初期的10多倍!
                    (中国石化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