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我是党的人”——记党的优秀宣传员傅显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8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是党的人”
——记党的优秀宣传员傅显忠
赵志文 张宝华
1989年3月,华北大地,春寒料峭。河北省玉田县三里屯村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村保管员傅显忠冒着严寒在书写板报。他72岁了,右腿严重残疾,平时走路必须拄拐,而写板报时一手须端着盛广告色的碗;一手须持毛笔。因此他只得以一种古怪的姿式写字——整个身子紧紧地挤靠在墙上,防止摔倒,艰难地写着。有一次,突然一个不慎,他从一米多高的土台子上摔下来:裤子破了,膝盖擦伤了,广告色洒了一脸。尽管如此,他仍紧紧地握着那支毛笔。没有拐棍想站起来不那么容易,他在挣扎着。恰好,村团支部书记崔亮从这儿经过。他拾起了拐棍,并把老人搀起来,眼含热泪地说:“显忠大爷,天这么冷,您老这么大岁数,腿脚又不方便,还写个啥?我搀您回家吧。”“不!不!”傅显忠拍了拍身上的土,又爬上了土台子:“只要有一口气,我也要搞宣传,因为我是党的宣传员。”
    三里屯的“宣传迷”
今年5月26日,傅显忠逝世了。人们在他的贴身衬衫的口袋里发现了一个手绢包儿。打开一看,原来不是什么存折,而是两个证件。一个是1957年河北省唐山地委发给他的“乡报告员证”;另一个是1979年河北省玉田县委宣传部发给他的“宣传员证”,这些年来,这两份证件就像宝贝一样为他珍藏着。
见到了它,人们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这位瘦小的73岁的老人,多年来为党的宣传工作所做的贡献,桩桩件件都涌上了人们的心头。村民们流泪了,他们终于明白了傅显忠为什么如此迷恋宣传事业,原来他是在完成上级布置的一项神圣的使命。
傅显忠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幼时他读过几年书,青年时代当过私塾先生,参加革命工作后一直在乡里、村里任文书、会计、保管,对宣传工作十分热心。现在50多岁的村民回忆说,傅显忠的宣传活动不间断地干了40多年了。建国前,他宣传“土地法大纲”、“百万雄师过大江”。建国后,他宣传“新婚姻法”、合作化、学大寨、直至改革开放。每次宣传都紧密地配合党的中心任务,都在向农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三里屯是1976年购置的扩大机,在此之前,傅显忠必须手持纸喇叭或铁喇叭走街串巷,边走边喊。他是个残疾人,拄着拐棍儿一步挪不了几寸远。在村里转一圈谈何容易?!每次宣传都要流不少汗水。就这样,他从1948年喊到1976年。
自从村里添置了有线广播,傅显忠如虎添翼,干得格外起劲。华北平原上有一种黎明即叫的小鸟儿,人们叫它黎雀儿。三里屯的村民说傅显忠比黎雀儿叫得还早。每天早上6点钟,傅显忠的宣传活动就开始了,播天气预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他自己写的小评论,表扬好人好事,鞭挞批评歪风邪气,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天大亮了,村民们下地干活了,傅显忠干完本职工作后,又忙着在村里写宣传标语,出墙报。他在村里当会计、保管,本职工作并不轻松,他一直没有成家,就住在村委会,因此村里的接待任务也由他负责。但他把本职工作与宣传工作都干得十分出色。
为了吃透党中央的精神,尽快让村民们了解党在目前所从事的中心任务,傅显忠特别注意收听广播和阅读报刊。十几年前他花了5元钱买了一台旧半导体收音机。从此,他和它朝夕相伴,早晨听“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上听“联播节目”,连天气预报也不落下。今年病重时,他实在没有力气开收音机,就让亲属帮他打开开关。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傅显忠爱报如命。每当夜静更深,他便开始阅读中央、省、市三级党的机关报。他不是一般浏览,而是认真研读,重要的文章都用笔打上记号,政治类给村支部书记看;经济类送村长学习;有一些自己做笔录,以备次日向村民宣读或今后写稿用。与他在一个炕上睡了近30年的高金生说,他从未见过傅显忠在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老人不是看报就是看杂志。
由于重视宣传,傅显忠对村里购置的扩大机和订阅的报刊也爱护备至。一次,崔亮在播一个关于种秋麦的通知后,忘记了关扩大机的高压开关。傅显忠发火了:“如果扩大机烧坏了,不仅集体财产要受损失,而且也要耽误宣传,这责任你能承担吗?”村里共订了近10份报刊,他把它们整理得井井有条,报纸一天也不缺,按月装订好,杂志按年装订成册。远近的人都知道,三里屯有个小图书馆,报纸最全。有人要查找资料,只要知道日期的,傅显忠一下子就能把它找出来;不知道日期的,傅显忠可以为他当参谋。(⑴⑷)
傅显忠就像一个职业革命家,既不放过任何一次宣传机会,又讲求宣传的艺术和效果。他对宣传工作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能把别人看起来很枯燥的宣传,搞得十分艺术,贴切而自然。有人形容他的宣传是“拂面不寒的春风,润物无声的细雨”,恰到好处。麦收时节,他会向人们宣传防火的意义,春节到了他大讲赌博的害处,田间浇地他要讲如何使用抽水机、如何安全用电,学校开学他向师生宣传学习雷锋的必要性。三里屯的父老说,傅显忠的宣传不是“高射炮打蚊子”,而是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村里的人死了,他立即广播从简办丧事的好处和县政府关于殡葬改革的通知。有人要结婚,他在板报上宣传不要大操大办。因为学习深入准备充分,所以他的宣传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教训人,而是如话家常,动情入理,很易为村民接受。如讲计划生育,他先分析国情,再谈措施,还不忘记讲讲联合国人口专家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高度评价,这样一来,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就比较容易地为村民们理解接受了。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两乱”期间,谣言狂飙般袭击着三里屯,人心惶惶。傅显忠挺身而出,在广播中旗帜鲜明地喊道:“不信谣,不听小道消息,全体党员、广大乡亲,一定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明辨是非,顾全大局,迅速行动起来,农村要搞好三夏,支持农业大上……”三里屯刚刚泛起的涟漪很快就平息了。
傅显忠在几十年的宣传工作中,表扬了不少好人好事,也同歪风邪气进行过不妥协的较量。一次,几名村干部用扑克牌赌输赢。傅显忠得知后,赶写了一篇小评论《耍一分钱也是赌》,开了扩大机用大喇叭喊了出去。几名村干部玩在兴头上,听后十分恼火。其中一人踹开村委会办公室房门说:“您老别喊了,干脆把我们送派出所吧。”傅显忠毫不退让:“你们还不到这份儿上,到了这一步我也敢送。”当时扩大机没有关闭,全村的人都通过有线广播收听了这段精彩的对话。干部们不赌了,赌博在三里屯没有了立足之地。
傅显忠明白正面教育的威力,因此他对好人好事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宣传。1973年11月5日,村干部刘永富把捡到的一根大绳交给了集体,11月7日傅显忠就写了题为《一切缴获要归公》的小评论,点名表扬,号召“向刘永富同志学习,一心一意爱护集体财产”。
一篇篇小评论就像匕首和镜子,割掉了人们思想上的毒瘤,照见了人们灵魂的美与丑,使人感奋,使人清醒。40多年来,傅显忠共出过2000多期黑板报,写过200多万字的广播稿和小评论,三里屯自解放以后没有一个人进过拘留所,搞迷信活动的神医、巫汉、算命的瞎子都不敢进三里屯,因为村里有个“老爷子”不听邪。三里屯多次被评为县、市级文明村。
    打铁必须本身硬
傅显忠生前曾对人说:“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正派,从他们口里宣传出来的东西都变味了,老百姓就是不信、不听。我当宣传员有两件宝,一是党发给我的大红证书,二是我实际做的事儿。”
傅显忠明白,搞宣传工作的人不仅要能领会上级意图,有熟练的宣传技巧,而且必须不是“天桥的把式”,绝不能口里说一套,实际行动又是另一套,那样的话你的宣传只会让人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傅显忠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党组织,在乡、村里可以说是老革命了。但他从不摆架子,不居功,不讲待遇。1969年前他是大队的会计,之后转保管,照理说一个管钱一个管物,那权力可不小。可老人去世时人们清点他的遗物发现,他的财产仅有人民币5.74元,一床破被褥,几件旧衣裳,一床旧毛毡,一件旧羊皮袄,一副老花镜,一座毛主席瓷像,两个纸箱、三个麻袋,里面装的是他写的广播稿和村里的旧帐本、旧报纸。这就是干了一辈子革命的宣传迷的全部家产。
老人生前公私分明,从不沾公家半点便宜。他住在村委会,来人去客都由他接待。他爱吸烟,但从不吸招待客人的烟。客人剩下的,他都锁起来准备下次再用。修农机具的、演电影的、搞喷灌的人来到村里,村委会照例要招待一顿客饭。傅显忠从不作陪,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人们埋怨他:“这是图什么!”他回答:“我是党的人,决不能沾集体的便宜。”
不沾集体利益不算,傅显忠还千方百计为集体敛财。他当会计时在墙上的镜子上写道:花集体的一分钱也要精打细算。集体的帐上存了几十万元,可他的蘸水钢笔笔杆是用秫秸杆制做的。平时他抄写东西,不是用旧帐本就是用过期日历。布置专栏,买浆糊、图钉等零碎开支,大多是他个人花钱,很少报销。
老人在村中是个秀才,人缘又好,字写得漂亮。村中的红白喜事所需的对联、喜字和挽联都由他书写。他有个规矩:办事可以,决不受礼吃请。
前些年实行评工分制,队里给他这个会计每天定8分。他执意不肯:“我是队上的人,要那么多工分有啥用?再说我是个残疾人,活儿比大家干得少,8分太多了。”最后他硬是给自己定了个4分,和孩子的工分一样。后来实行干部补贴工资制了,他每月只拿27元的定额补贴,还不及村民的最低生活水平。现在三里屯年人均收入已达960元,可他每天只吃粥、贴饼子,就着咸菜,如果哪天花0.15元买块豆腐,那天就是他改善伙食的日子。有一天,90岁的江老太太去村里办事,看到他吃这样的饭食,心疼地说:“老兄弟,你没黑没白地给村里人干事儿,成天怎么就吃这个?”傅显忠笑笑说:“这比过去不强多了吗?人活着吃好吃坏就那么回事,给大伙干点事儿才是真格的。”1985年县里奖给村里一笔奖金,分完后还剩下11元,干部们经讨论同意给傅显忠,他坚决不要。干部没办法,只得先请会计在银行存上这11元。傅显忠知道“抗议”无效,也不说什么,这笔钱就这样存着。今年老人临终前在与现任会计交待工作时说:“这11元钱是集体的,不是我的,一定把它冲回到集体的帐上。”
刘志民从学校退休后回到村里,傅显忠发现他本质好,就主动与他谈心,启发他靠拢党组织,要求进步。傅显忠答应将来可作他的入党介绍人。临终前,傅显忠让亲属叫来刘志民,不无遗憾地说:我恐怕没法作你的入党介绍人了。老人让亲属从自己的钱夹中拿出两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地抄写着入党条件及如何填写入党志愿书的材料。老人把它交给了刘志民:“咱们村的党员少,力量弱。我死后,你一定要争取入党。”刘志民顿时泪流满面,双手把这两页纸紧贴在胸前,连连说:“我一定要争取入党……。”
忆起傅显忠种种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动人事迹,三里屯的村民们无不肃然起敬,都说他是正牌的党员,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真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他的事业在继续
今年3月,傅显忠患了重感冒后一病不起。
5月20日,傅显忠病危的消息牵动了全村男女老幼的心。乡亲们纷纷提着点心、罐头和水果来看望他。离生命结束只有6天的傅显忠,还强作微笑摆摆手说:“大伙别惦记我,我没事。等我病好后再给你们出板报、写大标语。”
5月23日,病情继续恶化,傅显忠深知属于他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托亲属请来几个人,嘱托后事。原村主任刘永富第一个来到傅显忠的床前。他拉着刘永富的手说:“我怕不成了,村里的事以后全靠你了。新班子还年轻,你得勤说着点儿,别让他们犯错误。”“老哥哥,你放心地去吧,我会关照他们的。”刘永富抹着眼泪走了出去。
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刘连旭匆匆赶来,低头含泪聆听老人的最后教诲:“你们一班人要搞好团结,不要斤斤计较,有事多商量,别把群众忘了。”这位当过兵的刚强汉子,此时竟说不出一句话,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流泪。
……
中午时分,傅显忠叫来了侄儿、侄女:“三叔是党的人,没有党和社会主义就没有你三叔,我这辈子没有留下啥家业,现在身边只有5元7角4分钱,还要交最后一次党费。你们怨我不?”大侄儿傅永哭着说:“您老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啥都珍贵。您当了一辈子宣传员,为群众、集体做了一辈子好事,留下一个好名声,俺们做晚辈的光荣,在人前能挺着胸脯走。”接着傅显忠断断续续地说:“我死后丧事必须从简,要火化,不埋坟头,不许占集体的耕地,不准披麻戴孝,不准糊纸人,不许吹喇叭,不许收礼,把我的骨灰盒悄悄地深埋就算了。”
5月26日12时15分,这位为党的宣传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党员就这样告别了人生。
老人逝世的消息撕碎了三里屯村民的心。人们放下碗筷涌向傅显忠的灵前。
三里屯人们对傅显忠的悼念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老人逝世后,县里的领导干部来村里调查了,他们流泪了。各级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了,他们也流泪了。老人平凡而又光采照人的一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10月23日,唐山市委与玉田县委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市委宣传部命名他为“党的优秀宣传员”,县委命名他为“模范共产党员”。会上,三里屯人做了傅显忠事迹报告。台下数百名听众无不唏嘘流泪。
人们以众多方式来悼念缅怀这位老共产党员:
三里屯的村委会办公室。男女老少纷纷为举办傅显忠展览捐款,你10元,他5元,连小孩都送来了压岁钱。转眼间便有几百元之多。
一天,姚八庄印铁制罐厂的老干部畅谈学习傅显忠的心得体会,吸引了不少青年工人。就在这一天,全体工人下班后自觉加班多干了半小时。从此,学习傅显忠义务奉献半小时的活动便开展起来。
傅显忠去世后,三里屯街上的大标语仍然那么醒目。原来是退休干部周玉接过了傅显忠的笔。几十条标语他一连写了七八天,村里要给他开点工钱他坚决不要。
村里的板报重新出刊了,大喇叭又响了起来。
傅显忠去世了,但他在党与人民之间所架设的桥梁永存,他的精神永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