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不尽长江滚滚来——记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8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尽长江滚滚来
——记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
本报记者 莫新元
1988年正当国际市场化工原料价格猛涨的时候,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任传俊向一位日本同行谈起要增购化工原料,那位日本老板颇为吃惊:“现在许多国家的化纤厂都压低产量,你们怎么还要增加产量?”任传俊微笑着解释:“我国有那么多纺织厂等待原料,我压低产量,他们怎么办?”对方听后不胜感慨:“你不是企业家,是政治家。”
既是企业家,又是政治家,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企业家的特色。任传俊所领导的仪化公司,每年的产量约占全国合成纤维产量的1/3、涤纶产量的1/2,可织成涤纶布50亿米,够全国11亿人每人做一套新衣。这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仪化人激起了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任传俊是一位精明、强干的企业家。他挑起了前辈们交付的重担,率领1.8万仪化职工,创出了一条大型企业借债建厂、负债经营的新路。预计到1995年债务全部还清止,仪化公司所借的内外债务累计合人民币41亿元。10年过去了,仪化实现产值108.5亿元,创利税21.3亿元。他们不仅还清了一期工程的债务,还建成了一座年产5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的现代化化纤企业。这种胆量和魄力,这种速度和效益,即令是外国同行,也咂咂称奇。
在今天,仪化公司以其成功的历程和独特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思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下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
仪化公司坐落在宁(南京)扬(扬州)公路的中段,浩荡的长江,从她的南面贴身而过。这里原是一片农田和荒丘,十年沧桑,这里耸起的是世界最大化纤城中的一个。它占地1.46万亩,而每年的化纤产量,却相当于1000万亩高产棉田的产量。
仪化工程的最早的建设者们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70%是些刚出校门的小青年,现在不过30出头。如今他们已成为各个岗位的生产技术骨干,有的还当上了厂级领导。
一提起仪化建设的历程,他们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当年的建设大军,吃在露天,住在工棚,每人一件棉大衣,白天穿晚上盖,人们称它为“胥浦大衣”(胥浦是当地一条小河的名称)。为了永久的纪念,这胥浦大衣至今还有不少人珍藏着。
1985年,是投料试车的第一年。年轻的仪化公司不但没有要国家的试车补贴,还主动冒风险承担了6.5万吨的指令性任务。公司领导同工人们一道吃住在车间,整整奋战了100天,不仅超额完成任务,还实现利税1.3亿元。
为尽快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早在一期工程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就安排了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口工作,在实践中向外国专家学习。在二期工程的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他们就替代了外国专家。
仪化人不仅建成了这座化纤城,还成了能够驾驭这座化纤城的真正的主人。
    (二)
你或许想象不到,经常困扰仪化管理者的一个难题是“困岗”(上岗打瞌睡)。这里没有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高大的密布各种管线的车间里,不过寥寥数人。计算机、自控系统、全流程连续作业,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把人的劳动变得刻板而单调。衡量劳动者的业绩,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劳动者所要付出的,是重要的责任心。劳动者的疲劳,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体力疲劳,而是精神疲劳。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仪化公司逐步摸索和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管理方式,它的内涵,可以浓缩为这样一句话:“领导心中有职工,职工心中有企业。”
在仪化公司,领导真心实意地尊重职工,充分发扬民主,重大决策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自觉地接受职工的监督,扎扎实实地为职工办实事。“两者”像粘合剂,密切了干群关系,把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融为一体。
仪化的职工,有很强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参与意识。在涤纶一厂,我遇到了几位年轻的班组长。他们自发地组织了班组长管理协会,在工余时间定期交流管理经验,共同探讨现代化企业中班组管理的奥秘,还自己撰写编辑了论文集。自1985年以来,职代会收到职工民主提案1400多件,这些提案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其中评选的最佳提案,由总经理亲自发奖。每一个职工都自觉地把企业当作是自己的家,把自己当成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与仪化公司长期合作的美国阿莫科公司对仪化的管理方式大为赞赏,称仪化是“中国90年代工业战线的榜样”。这家公司在今年的一次台风灾害中,领导人亲赴现场,慰问员工,抢救设备,他们说这是“从仪化学来的宝贵经验”。
对全国多数工业企业而言,仪化的技术设备水平是先进的。仪化管理方式的成功,说明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不仅不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处于颓势,相反,将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三)
仪化公司没有城市的依托,在建厂的同时,仪化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了一座美好的家园。在错落有致的楼群和整齐干净的街道之间,装点着绿树和鲜花,就连来自“花园之国”的新加坡友人都赞叹不已。
这里有自己的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比城里还丰富。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使这里的子弟学校保持了较高的水准。这里的剧院,已接纳了十几家全国著名的文艺团体的演出。不久前,日本东洋纺女排在这里新落成的体育馆进行了首场比赛。当我问盖这座现代化的体育馆需要多少钱时,任传俊笑着说:“如果出一次事故,损失的钱够盖几座体育馆的了。”
当青年们自发地组织时装表演队时,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这样认为:如果职工们把自己生产的化纤产品同绚丽多彩的时装联系起来,会了解到自己也是生活中美的创造者,从而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环境,已成了仪化人自觉的追求。如果把目光放大一些,这“和谐向上”不正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