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阅读
  • 0回复

优势互补 联手发展 西南5省区1市横向联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12
第2版(经济)
专栏:

  优势互补 联手发展
西南5省区1市横向联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新华社南宁11月10日电 (记者陆汉魁、顾筑胜)几年来,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广西以及重庆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实行优势互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我国西南地区幅员辽阔,这里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在260万平方公里面积上,有17项反映自然资源丰富的指标居全国第一位。云南的卷烟和制茶工业、贵州的煤炭工业和酿酒业、四川的农业、广西的制糖业等,在国内具有很大优势;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工业城市,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1984年以来,5省区1市组成区域经济协作组织——5省区1市经济协调会,以农业、能源、交通建设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各方扬长避短,互助互利,分别实施了一批协作项目。
如云南帮助四川、贵州、广西的一些烟厂进行技术改造,不仅提高了卷烟档次,还研制出一批新产品。贵州、云南等省引进了四川的耕作技术和良种,使粮食单产普遍提高。西藏每年向四川、重庆等省市提供铬铁矿石和硼砂上万吨。重庆市与贵州省联合投资300万元兴办贵阳市钢厂,生产特种钢,1989年实现税利177万元。而广西则发挥北海、防城港和梧州口岸的通道和窗口作用,积极为西南内陆省市进出口服务。5省区1市农业生产资料协作体,每年成交额在5000万元以上。
5省区1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还编制和实施了联合发展交通运输的计划。
6年来,安排公路、水路设施建设项目共50个,投资4亿多元。其中修通了省、自治区之间的毗邻公路38条,总长762公里;开辟跨省、区客货运输线78条,营运里程18400公里,大大方便了各族群众。
6年来,5省区1市各自挖掘潜力,调动内部的积极因素,把局部优势集中起来,变成整体优势。到去年底,5省区1市共签订联合协作项目9275项,实施4468项,融通拆入资金64.7亿元;建立了82个跨省区市的行业协作组织、56个企业集团(群体)。1985年以来,5省区1市轮流组织一年一次的大型商品、物资交流会,累计成交总额达91.6亿元。边境贸易进出口额由1983年的几百万元增至1989年的10亿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