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种粮也要讲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20
第1版(要闻)
专栏:编后

  种粮也要讲效益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种粮与种经济作物相比,效益一直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通常是以工补粮,以经济作物补粮。这种农村经济内部的“微调”应该坚持。
与此同时,还应该努力使粮食生产自身的效益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尽可能使粮农能从生产的粮食中多得实惠,既增产又增收。公主岭市的办法是增加投入,争取高的产出,用科技、机械化换取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商品率,从而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这说明,在现行价格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在力促粮农既增产又增收、保护种粮积极性上,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各地情况不一。公主岭市能够多投入,有的地方不一定能做到。但是,立足各地实际,办法可以多种多样。如人多地少的地方,可以加强集约经营,主攻单产;人少地多的地方,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提高规模效益。总之,粮农增产能否增收,不仅仅是农民多得钱少得钱的问题,它涉及到我国的粮食生产是否能持续稳定地增长,忽视不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