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住宅工程质量亟待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20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信访调查

  住宅工程质量亟待提高
本报记者鲍洪俊
伪劣商品已为人们深恶痛绝,可住宅工程一旦质量低劣,就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烦恼和不安。最近,湖南湘潭市人大城乡建设委员会刘胜筹给本报写信,反映目前建筑市场混乱,住宅工程质量太差等问题。为此,记者到有关部门作了调查。
    1
坐落在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安国街、安祥街拐角处的两幢7层居民楼,是一处典型的劣质住宅。今年初,搬来这里居住的138户居民,便受够了“罪”:厕所漏尿,天棚跑雨,楼梯摇晃,墙壁凹凸;应该安装的供水设备没有安装,不该缺少的门窗玻璃、电源插座均无着落,真不知这样的建筑工程是怎样验收合格的?
今年初竣工的上海市川沙县洋泾镇的5栋8000平方米商品房,由于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居民无法搬入使用,人称“百万元盖了一堆废楼”。
至于房屋渗漏、水管道泄漏、门窗开启不合、地面开裂等现象,更可谓是住宅建设的通病。去年北京市建委曾调查了1987年以来竣工的房屋渗漏情况,发现885幢住宅中,有渗漏现象的525幢,占住宅调查总数的59.3%。50年代初建造的住宅,从竣工到第一次维修的时间,最短的为6年,最长的为32年。80年代修建的有些住宅,从竣工到第一次维修的时间已大大缩短,有的竣工半年就得维修。
住宅工程质量最不理想的是村镇住宅。1988年,建设部曾调查了我国9省、市118个乡镇、1985年以后竣工的1764个房屋工程质量情况,发现有1226个房屋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不合格率达69.5%。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去年我国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合格率为68.3%,其中商品住宅合格率为51.3%。1986年至1989年4年间,我国住宅竣工面积为33.52亿平方米。按50%的合格率测算,全国有16.76亿平方米的住宅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由此造成了惊人的浪费。
    2
近几年,我国住宅工程质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建筑队伍老化,技术素质下降。近几年来,我国建筑队伍一直维持在2400万人左右。其中,国营单位的职工约600万人,集体单位的职工约400万人,农民建筑工约1400万人。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国营、集体建筑企业,特别是集中在一些大中型建筑公司。为了保证大中型建筑工程的质量,这些技术力量较强的国营、集体建筑企业一般不承建民用住宅工程,不少民用住宅是由资质等级低、技术素质差的建筑企业兴建。建设部施工管理公司负责同志介绍说:我国的国营建筑企业从1962年以后,就基本上没有招收过固定工。当年在脚手架上冲锋陷阵的建筑能手,如今大多已经退休。建筑行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青黄不接的情况严重,施工第一线的工人大多是未经培训的农民建筑工。许多农民建筑工是带着一点垒砌猪羊圈的经验而跃上脚手架的,他们的技术素质制约着工程质量。去年我国共发生22起建筑工程倒塌事故,其中有16起是因为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所致;在67名建筑工人意外死亡者名单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建筑工。
建筑队伍过剩,招标投标掺假。加强对招标、投标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对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压缩基建规模,近一时期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约有400万名建筑工人过剩。有些工程的投标者为了承揽工程,不管建造这些工程是否亏损,不合理压低有关工程标价。江苏如皋县一家建筑公司的经理介绍,这些中标者也不会亏本。许多施工企业中标后,见工程无利可图,便将工程转包给他人。今年春天,上海法源路有的房屋需重新翻建,这一工程原由上海联建工程承包公司承包。这家公司见工程油水不大,在收取“管理费”后,便将工程易手转包给南通劳务技术开发公司南兴分公司。而南兴分公司又将工程转包给他人。最后,这一工程落到无业人员汤某手中。汤某等人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盖起了一幢无法使用的废楼。
市场管理失控,不正之风作祟。目前,全国还有70%的建设项目没有实现招标、投标。一般的住宅工程都由建设单位自己选择施工队伍。一些素质低、管理差、技术力量薄弱的施工单位不惜用重金打通关节,承揽工程;有些施工单位和有关人员公然违反规定,进行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越级设计、越级施工。这些都给工程质量直接留下事故隐患。今年5月2日,广东开平县苍城镇发生一起工程倒塌事故,造成24人死亡。原来,这个工程的施工单位是一家没有营业执照、没有资质证书的农民建筑队。这一工程未办理开工证明,没有设计图纸,更无施工设备。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整顿建筑市场中,共查处了2.6万起经济犯罪和违法经营案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
建材质量不高,影响工程质量。最近,湖南湘潭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调查了全市建材市场,发现市内220家水泥预制构件厂中,个体经营的就有172家,占78.2%。对照省里有关规定,符合条件开办的只有5家。韶山区19家水泥预制构件厂,有11家没有生产许可证。一些单位制作水泥预制构件时,竟用钢丝绳、粗铅丝充当钢筋,严重影响住宅工程质量。
    3
我国住宅工程质量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8年,建设部又发出整顿建筑市场秩序的通知。几年来,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解决建筑市场混乱的问题,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此,建设部有关专家提出一些建议:
严格监督,加强质量检查。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监督检查。目前,我国所有的城市和90%以上的县都已建立了工程质量监督站,拥有2万多名监督检测人员。一些地方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原材料、构配件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地防止住宅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今后要继续加强。
严肃法纪,整顿建筑市场。目前,一些地区建筑市场上不断出现行贿受贿、层层转包、倒卖工程、索取回扣等现象。有的“工程贩子”长期从事倒卖工程和建设合同的勾当,有的工程还没动工,竟连续倒卖数次。这些问题不仅严重腐蚀建筑队伍,而且使工程质量下降,最终给居住者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对建筑市场中出现的混乱现象要进行综合治理,坚决杜绝倒卖工程、出卖账户、买卖营业执照等不法现象,依法惩处从事倒卖工程的“工程贩子”,取缔无证设计,无照施工、越级承包、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行为。
搞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针对我国建筑队伍的结构特点,有效地提高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已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目前,建设部已在一些“建筑之乡”建立了建筑工人技术培训基地,效果显著。然而,培训全国的数千万人的建筑大军,几个培训基地是难以承担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应考虑把对建筑工人的技术培训机制,列入企业资质评级的指标和成人教育的轨道。另外,对于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的全面质量管理,开展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也不能松懈。
为了使我国的住宅工程赢得所有乔迁者的欢心,有关部门还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