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一项旨在保持欧洲军备均势的条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21
第6版(国际)
专栏:

  一项旨在保持欧洲军备均势的条约
本报记者 张启昕
经过1年零8个月的紧张谈判,一项旨在保持欧洲军备均势的条约于11月19日在巴黎欧安会首脑会议开幕之前签署。这个名为欧洲常规裁军的条约涉及华约和北约两个军事集团22个国家的常规军备,要求两个集团在今后三年内把它们拥有的几种主要常规军备削减到同等的、比目前为低的水平,并确保任何一方都难以在欧洲大陆发动突然袭击等。舆论界认为,同过去两个集团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相比,这个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紧张对立,无疑对保持欧洲的和平是有利的。美国高级官员在介绍情况时称,条约削减了苏联常规军备的数量优势,达到了西方寻求的目标。但人们看到,目前这个条约限于保持欧洲某些常规军备的均势,条约的签订表明欧洲裁军经过长期停滞之后开始迈进了一步。
欧洲是战后东西方尖锐对峙的地区,双方都集结了大量军队、常规军备和核军备。根据北约1989年初的数据,两个军事集团在欧洲拥有500万以上军事人员、8万辆坦克、6万多门火炮、2万架飞机。面对这种情况,双方在70年代和80年代年复一年地进行裁军谈判,其中从1973年开始的中欧地区裁军谈判经历了15个年头而毫无结果。
根据目前达成的这一协议,16个北约国家和6个华约国家将在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片欧洲土地上把双方拥有的坦克、装甲战车、火炮、作战飞机和攻击型直升机削减到相等水平。条约还规定了有关核查资料、视察和监视销毁武器的办法。
一般认为,苏联在欧洲的军队和常规武器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因此根据条约规定的限额,苏联在今后三年内将要裁减和销毁的坦克、战车、飞机、大炮均数以万计,而北约方面现有的武器数量与条约限额相差无几,所需削减和销毁的武器数量不多。舆论认为,正是苏联的让步,使裁军谈判得以进展迅速。此间专家分析,苏联作出较大让步的原因是:东欧形势剧变和苏联调整了其欧洲政策,单方面从东欧撤离军事力量和装备。而华约实际上已趋于解体,形势发展超越了谈判进程。目前的条约可以说是把已发生的事态法定了下来。双方为求得尽早达成裁军协议,在谈判中采取了“灵活”的态度。苏联方面由于东欧国家各行其是,以及苏国内面临经济、政治问题,谈判地位相对削弱。
此间舆论认为条约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条约的限额仍然很高,而且条约只对某些军备有效,鉴于这些军备的机动性大,均势只是相对而言的。二是条约未列入美苏国外驻军人数并且回避了一些有争议的军备问题。因此,后续的欧洲裁军谈判将会遇到何种障碍,进展能否顺利,尚难以预料。        (本报华盛顿11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