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爱心献给残疾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孺子牛征文

  爱心献给残疾人
郭栋梁
清晨,一辆红色的摩托车沐浴着朝阳奔驰在大街上。骑车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此时此刻,他心急如焚,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医院,把寻短见的残疾青年从“死神”那里夺回来,再为他讨个公道。
他叫杨希民,是山西省侯马市民政局干部。
残疾人说,杨希民为我们酿造了美的芬芳,他洒落的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一朵妍润的花;他倾注的每一滴心血,都凝成一个美丽的果。
这话是真的。
大南庄的杨金娥,是个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村里的代课教师。1986年,杨金娥参加招收民办教师考试,在全乡考了个第二名,只因残疾未被录取。金娥不服,开始告状,告到市里、省里……状没告成,反被解聘了,最后还落了个“告状专业户”的绰号。1987年冬季一个风雪天,杨希民听说这事后,立即赶到大南庄。当他说明来意后,金娥激动得不知说啥才好。为这事,她告了两年状,写了近百封信,从未听到过一句安慰的话。现在,杨希民找上门来,帮助她解决问题,姑娘激动得哭了。
第二天,杨希民就开始为金娥的就业问题奔波。他跑乡里,跑机关,一个星期下来,终于给杨金娥找到了工作——小河福利厂会计。杨金娥有了工作后的高兴劲,就别提了。
侯马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丑闻:残疾人辛泽贵卖羊肉汤,一位税务工作人员吃了羊肉汤不付钱,辛泽贵不依,反遭其打骂。辛泽贵的哥哥闻讯赶来,为弟弟抱不平,结果,辛反被拘留。消息传到杨希民耳里,他异常气愤,跑到检察院,把自己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然后老杨又找到市委书记、市长,要求党和政府为残疾人作主,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凭着老杨的一股子犟劲,官司终于打赢了!
郭村一位残疾青年办起了电器修理部,这本是件平常事,却被人们传作佳话。事情是这样的:该青年中学毕业后,就业无门、生活无着,还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歧视,于是产生了自卑心理,以至服毒自杀,经抢救幸免于死。病床上,杨希民和小伙子倾心相谈,鼓起了他生活的勇气。小伙子出院后,杨希民又出面与有关单位联系,把他送到山西无线电厂学习电器维修技术。艺成归来,侯马市的街头便增添了一家小小的电器修理部。
这家修理部确实很小很小,但是它溶进杨希民对残疾人的情和爱却是很多很多。
4年多来,杨希民跑遍了侯马市每一个村,每一条街,每一个厂矿,每一户残疾人家庭,使772名残疾人高高兴兴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福利企业也由两个发展到现在的38个,年产值达50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