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公费游京宜常“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23
第8版(副刊)
专栏:

  公费游京宜常“卡”
  孙焕英
前些日子,北京的大街上,繁华而不臃肿,交通秩序井然。人们说,北京松了口气。亚运会一结束,北京人又说了:大街上又喘不过气来了!
这话既真切,又形象。多少年了,北京的大街上都是处于超饱和状态。骑车的,你的前轮顶他的后轮;坐车的,这个车头接那个车尾。除了有警车开道的小车之外,大概都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都有一种走不动,太误事的烦恼。有人说,北京人一天最紧张、最劳累的时刻,不是在班上,而是在班下的来回路上。
那么,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这种状况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公款来京旅游的人太多了!谁个不信,请到去颐和园的大小巴士上去查一查,那挤得冒汗的人们,有几个是北京人,有几个是掏了自己的腰包买车票的?或者到海鲜楼、烤鸭店去看一看,有几个外地人是自费进京来风味一番的?
公费游京,还助长了社会的腐败风气。贪污受贿是腐败,挥霍公款大吃大喝是腐败,公款游山玩水难道就是廉洁?这也是一种以权谋私——利用国家公职人员的出差费报销权来谋游玩之私。不是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么?公费游京是一种超行业不正之风——几乎哪个行业都有!
诚然,在北京的大饭店的门脸上高悬着“旅游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的霓虹灯,但这不是对中国的公费旅游者说的。公费旅游者恰恰相反,它影响了北京劳动者对国家来作贡献:花国家钱的冲击了为国家挣钱的;来京游玩的冲击了在京干活的;时间无效的影响了时间宝贵的;无事可干的影响了正事缠身的。这种消耗力的消极影响,虽然没有人提出论文数据,但低估不得。公费游京,表面上看来使北京旅游业热火朝天,实质上却是损害了北京的旅游业。中国的人多,已是世界出了名。人家外国人来华旅游,是来轻松、休息、观光、安静的,是来看古都的,不是来看人海的,更不是来排长队和被围观的。
亚运会期间“卡”了一下公费游京,好!但看来宜常“卡”,严“卡”。当然,公费来京的并不都是来游玩的,但公费旅游者绝不在少数。各地的公费如果可以给当地的老百姓办点实事,呼吁“卡”公费游京,呼吁制止一切公费旅游,那就不光是北京人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