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我们愿死后献出自己的眼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07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我们愿死后献出自己的眼球
我们是从事盲童教育的特教工作者,一直为盲人生活的艰辛所不忍,为他们的坚强毅力所感动,更为我国眼球捐献工作的迟迟不见开展所困惑。今天,我们两个小人物,以微不足道的力量,向全社会呼吁:一切有觉悟的、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的炎黄子孙,为了您的同胞,为了那些和您一样热爱生活的兄弟姐妹,为了那些无辜的盲童,请在您百年之后,献出您宝贵的眼球吧!同时,我们申明:我们志愿死后献出自己的眼球,再看一次世界。
提起盲人,您自然会想起那身材矮小、体形瘦弱、低头耸肩、伸手探路,或手拿盲杖、动作迟缓、敲得马路“得得”直响的人。您也许会因他们邋里邋遢的衣着、莫名其妙的表情而不愿理睬他们。您可知道,他们是因为无法判断自己适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不知道衣服是否干净才这样的么?
如果您知道了盲人因无法摹仿而不知道怎样哭、怎样笑的时候,对那笑的声音、哭的表情,您会作何感想?
您是否能想象到盲童因没有空间概念,无法感知空间距离,竟以为三楼与一楼相差不了多少,而把三楼的阳台当成了一楼的窗户,迈腿而出,险些丧命?
您是否了解,在经济落后地区,盲童因没有特殊学校,又被普通学校拒之门外时,小小年纪就只好走上了从古至今众多盲人始终重复着的老路:算命、卖唱、讨饭。其实,有些盲人的智力、动手能力还远远超过常人……
如果您了解了这些,就会明白,我们的眼球不仅可带给他们光明,还可带给他们幸福生活的条件。眼球的捐献并不只是造福于盲人,也是为我们的共和国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试想一下,我们死后都要火化,这一点许多人早就可以接受了。那么在火化前,取下自己的眼球奉献给他人,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捐献眼球的组织、服务及技术工作的实施需要一个完善过程,但舆论宣传工作则是刻不容缓的,希望广大盲人教育工作者、盲人亲属、眼科医生、各阶层有识之士为全社会带个好头。
我们两人都是共产党员,我们认为死后贡献出自己的眼球,对捐献者生前无任何不良影响,相反他还会因此在医疗保健方面受到相应的优待,受到社会的尊重。而对那些因角膜病变而致盲者来说,他们就是光明的使者,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眼球的捐献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我国完全可以形成死后捐献眼球的良好风尚。
我们呼唤善良,我们呼唤理解,我们也献出爱……
       钟经华 山东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盲专业教师
       赵学静 北京第一师范学校特师部盲专业教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