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河北蠡县农民王大山 组织地邻户扩大灌溉面积战胜干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7-06
第2版()
专栏:

河北蠡县农民王大山
组织地邻户扩大灌溉面积战胜干旱
河北蠡县林堡村的农民在一九五一年抗旱播种和保苗保收运动中,团结互助,合理使用人力、畜力及原有水车,使全村八十七眼水井的浇地面积由一千九百四十二亩扩大到六千亩,每眼井平均浇地面积由二十二亩多提高到近七十亩,扩大了浇地面积两倍以上,战胜了干旱。全村因浇地面积的扩大而增产籽棉十万零二千三百二十斤(约折合米三十万斤)。这村农民王大山和二十六户地邻组织起来浇地,并想出很多节省水量提高浇地效率的方法,使一眼水井的灌溉面积由二十九亩提高到一百四十八亩,扩大浇地面积四倍以上,以后并经常保持四十亩以上的农作物和菜蔬的轮浇。经过抗旱播种和保苗保收运动,全村农民深刻认识到,只要能够组织起来向自然灾害作斗争,干旱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这村在一九五一年春季干旱无法下种时,县、区领导机关曾派遣抗旱工作组到这村领导农民抗旱。经了解情况以后,发现打破农民靠天吃饭的落后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扩大浇地范围,是战胜干旱完成播种的唯一办法。这时工作组就连续召开了党支部会议、村干部会议、群众大会。在这些会议上工作组对农民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团结生产的教育,说明扩大水车、水井的浇地面积是战胜干旱的唯一办法,号召各个有水车、水井的户和地邻户组织起来,合伙浇地。会议开完以后,全村七十多个党员、干部就分别到各户进行个别启发教育,解决具体问题。经对全村农民深入进行宣传教育以后,农民政治觉悟提高了,有水车、水井的农民,热烈响应号召,自愿借给地邻户浇地。全村的人力、畜力都组织动员起来,形成了日夜不停的紧张浇地的抗旱播种运动。
王大山自己有一部较好的八卦式水车,以往只浇自己的二十九亩土地,在这次抗旱运动中,他决心扩大灌溉面积,先后联合了王寿山等二十六户地邻户实行抗旱播种。首先,他特别注意领导各户有组织地有计划地浇地。因为浇地户太多了,他体会到,如不组织好、安排好,就不能避免人多忙乱的现象,既费工,地也浇不好。于是和大家商量按各户播种的先后,土地离井远近,每片土地所需水量,及各户人力、畜力强弱等情况,安排好浇地的次序,昼夜轮流浇地。其次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帮助和动员各户,在浇水以前将地耙平,作好垄沟,把水灌到垄沟里,可节省三分之一的水量。浇地以后,他又经常发动各户勤锄浅锄,减少土壤里的水分蒸发。为了避免水车发生故障,影响浇地,一有机会,他便教育大家认真爱护水车。每天他都亲自到井旁看几次。往往到深夜,他还在井旁查看水车浇地的情况。由于王大山热心团结帮助并辛勤地指导各户有次序地浇地,有力地鼓舞了大家抗旱播种的情绪。他们连续三十多天昼夜不停地浇地,顺利完成了一百四十八亩地的抗旱播种任务,打下了丰收的基础。(徐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