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北京婚姻介绍所呼吁 全社会要关心大龄女青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08
第3版(综合)
专栏:

  北京婚姻介绍所呼吁
全社会要关心大龄女青年
据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中国新闻学院实习生罗海岩)“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个婚姻介绍所。所见所闻,无不为大龄女青年的婚姻问题着急,介绍所人士呼吁全社会关心大龄女青年。
在一叠叠登记表上,我看到女青年的年龄几乎全部在25岁以上,27至30岁的女青年超过50%。她们中有教师、医生、编辑、翻译、工程师……许多人具备较高文化素质,有的是党、团员。介绍所的同志们说:这些女青年条件大都很好,她们是因为追求事业、学历,或要求对方条件太高而至今婚姻问题没有解决。
登记表中有一位28岁的女青年,她原来是个工人。当同龄姐妹们谈恋爱的时候,她正在读夜大,每周至少占去4个晚上,节假日也不能安闲。她获得了大学文凭,又因工作优秀被转为干部时,已经25岁,被社会视为大龄青年。当采访她时,她感慨地说:“我的生活圈子窄,认识人少,熟识的男同志大都结了婚。不过,尽管这样,我仍不想凑合、迁就。”还有一位来登记的女研究生说:“我大学毕业时已23岁,母亲说不着急,又考了两年研究生,现在入学了,又要学习两年。我的心理还非常年轻,可人们硬把我划到那个可怕的范畴。”她赌着气说,“有时我真想独身算了!”
来婚姻介绍所的男女素质不均衡,女青年人数较多,条件普遍优于男青年。于是成功率低,人们望而却步。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介绍所的东城区演乐街道婚姻介绍所,近4年介绍173人次,占登记总人数的72%,只成了5对。
东城区妇联的同志们说:我们真为这些姐妹们着急!她们将来都不失为好妻子、好母亲。我们的社会应该对她们公平一些。曾在婚姻介绍所当了多年“红娘”,后来调到朝阳中学政教处的魏淑清老师动情地说:除了说服一些女青年放弃过高条件外,更应该呼吁全社会热情关心这些有作为的大龄女青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