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忆志愿军工兵参加重建平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02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忆志愿军工兵参加重建平壤
原志愿军工兵司令员 谭善和
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停战的第三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就发布了《关于恢复和重建平壤市的决定》,号召朝鲜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共和国的首都平壤。中国人民志愿军党委也做出了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决定。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迅即发出《关于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指示》,要求志愿军各部队积极参加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工作,“要像建设祖国一样地来帮助朝鲜人民建设朝鲜。”
当时,我在朝鲜任志愿军工兵司令员。记得还是在停战协定签定不久。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同志就在一次有金日成等朝鲜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很肯定地向朝鲜同志表示:“只要志愿军留在这里,就一定会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们重建国家。”彭总郑重的语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53年8月间,我受领了率志愿军工兵部队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平壤的光荣任务。具体向我布置任务的是志愿军参谋长李达同志。他强调指出:一定要挑选素质好、干劲大的部队去参加重建平壤。
当战争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美国侵略军的轰炸机把成千上万吨炸弹倾泻在面积仅有六十平方公里的平壤市区。据朝鲜同志统计,单是1952年1年,美国飞机就向平壤投下了52300枚炸弹,平壤的每平方公里土地在1年之内平均承受炸弹871枚。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不但杀伤了数以万计的平壤居民,而且使平壤市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在平壤市的全部82个区中,有74个区完全变成了瓦砾堆,其余8个区中,也没有一座完整无损的建筑物存在了。
面对美国侵略者的野蛮暴行,志愿军工兵部队中的政治机关和党团组织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动员,号召指战员认清美国强盗的罪行,把仇恨化作力量和行动,打好重建平壤这一仗。从前线来到平壤的志愿军工兵战士们无不义愤填膺,他们纷纷向上级呈递决心书、保证书,表示一定要以战斗的姿态,发扬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像建设祖国一样,帮助朝鲜人民尽快把首都重新建设起来。有个曾在战场上荣立二等功的战士周忠朝在决心书上写道:“过去我在战斗中为祖国和朝鲜人民立了功,这次在参加重建平壤的劳动中,也一定为祖国争取新的荣誉。”
上级交给志愿军工兵部队的任务,主要是几项重点工程:修复大同江铁桥;恢复平壤市中心的斯大林路,重建朝鲜内阁联合办公大厦和平壤市综合医院;协助我国援朝技术人员兴建牡丹峰剧场,等等。
这些项目中,大同江铁桥的修复工程最为艰巨。这座桥连接平壤市的中区和东区,长达620米,是朝鲜北半部最大的公路桥之一。战时,这座桥被美国侵略军炸毁,有250米桥身荡然无存,其余300多米桥身也是创痕累累。
1953年10月,志愿军工兵部队进驻修桥工地。为便于施工,指战员们奋战1个多月,首先在大同江上架起了一座长518米、宽9米的便桥。尔后,于1953年12月开始着手修复大同江铁桥。战士们冒着严寒,破开冰层潜入五、六米深的江底,勘察桥墩的损坏情况和沉入江底的钢架的位置。部队在刺骨的江水中作业,把江底的钢架分截打捞出来。那时候,起重设备很少,战士们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用自制的绞车将936吨钢材1公斤1公斤地从江水中绞上岸。
1954年2月,为加强修桥力量,上级又调来一支朝鲜人民军工程兵部队。两支曾经在战场上并肩战斗的工兵部队这时又在一起并肩建设,相处得亲密无间。每逢遇到困难,志愿军人民军总是互相支援。志愿军起吊第十孔桥的废钢梁时,人民军马上送来了起重工具;人民军砌2号桥墩时,志愿军派出技术熟练的战士前去支援。休息的时候总是很热闹,志愿军战士与人民军战士经常在一起谈家常、看画报,甚至传看家信和未婚妻的照片,气氛融洽而亲切。
最初几个月,工程器材缺乏,战士们就将搜集到的废钢铁加以利用。他们把弯曲的废钢筋砸平拉直,又安装到大桥上去。一些战士组成打铁小组,用拣拾来的废铁自制工具和器材,共制作了30多种、780多件工具,还有4万多颗桥面钉也是自己打制的。后来,从祖国运来了大批钢板和混凝土搅拌机,从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民主德国运来了钢板截切机、电钻、铆钉机,部队的技术装备和物资供应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针对新的情况,我们适时通知部队要坚持修旧利废,还为部队拟出了新的口号:“爱护寸木寸钉,处处要为深受灾难的朝鲜人民着想!”这些措施很快收到了成效,指战员们继续发扬了勤俭节约精神,在整个大桥修复工程中,节省钢材近千吨、木材5000多立方米。
部队施工中,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多次亲临大桥工地视察,他用汉语对志愿军工兵部队讲了许多热情慰勉的话。有一次,我们向金日成同志汇报了施工部队的进展情况,金日成同志听说战士们几乎天天超额完成日工作定额,当即很激动地向施工部队全体指战员发表了讲话。他说:“同志们很辛苦,干得很好!敌人破坏了平壤,但只要我们像今天这样辛勤劳动下去,平壤就一定会建设得比战前更美更好!”
朝鲜各阶层人民群众从报纸上和广播里得知了志愿军工兵正在修复大同江铁桥,他们从全国各地寄来数千封慰问信。平壤市民送来的慰劳品也很多,有日用品、食品、水果等等。朝鲜国立艺术剧院及平壤市的文艺工作者还到工地来举行了好几次慰问演出。这一切,都使志愿军工兵部队指战员深受激励,士气越来越高昂,劳动热情越来越旺盛。
在架设便桥时,战士们一连数日坚持工作到深夜,有两天还苦干通宵。结果,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提前20天架通了便桥。战士高绪福在切割铆钉的作业中动脑筋想办法,改进了操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12倍。曾荣立三等功的107团1小队6班开展了革命竞赛,大大提高了制作混凝土板的工效。那些日子里在志愿军工兵部队中广泛传唱着一支歌,这支歌的歌名我今天虽已想不起来,但有几句歌词却令我几十年难忘。那歌词是这样的:
“填平弹坑,修起工厂,
铲掉破砖瓦,盖起新楼房。
我们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家园,
帮助自己兄弟早日得到幸福时光。
战斗中我们一起上战场,
建设中我们汗水一起淌……”
这支歌真实地反映了志愿军工兵部队参加重建平壤时的火热生活。
经过7个月的紧张施工,大同江铁桥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胜利竣工。1954年6月30日,在桥头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金日成、崔庸健等同志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典礼。崔庸健同志代表朝鲜的党和政府讲了话,他赞扬了朝中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指出:今天竣工的大同江铁桥正是这种友谊的体现。他还高度评价了志愿军工兵部队在建桥施工中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代表志愿军工兵部队讲了话,我表示:志愿军工兵部队全体指战员将继续为朝鲜人民重建祖国首都而努力奋斗。
1954年7月13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举行授勋仪式,年逾花甲的金枓奉委员长为志愿军工兵部队126名模范人物颁发了勋章和奖章。援朝技工孙喜武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战士高绪福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战士彭彦光、杨光华、李宗诗获二级战士荣誉勋章;其余100多名战士均荣获功劳章。这个授勋仪式,搞得简朴而庄重,对部队鼓舞很大。
在平壤市的其它建设工地上,志愿军工兵部队也取得了突出的战绩。如一一二团的战士们创造了每人每天砌砖1700块—2000块的纪录。朝鲜建筑部门的负责同志告诉我:这样高的速度战前在朝鲜还没有出现过。
重建朝鲜内阁联合办公大厦的工兵部队指战员,响应金日成同志的号召,奋战半年时间,于1954年8月15日——朝鲜光复纪念日完成了重建大厦的任务。平壤综合医院是朝鲜北半部最大的医院,1948年建院时有500张病床,战争期间该医院被炸成一片断壁残垣。志愿军工兵部队1953年12月开始重建,战士们竖立在工地上的标语牌上写道:“用我们的血保卫朝鲜,用我们的汗建设平壤!”8个月之后医院竣工,床位数量增加到两千张,规模比战前扩大了3倍。这个医院铺设的水磨石地板,完全是战士们半蹲半跪在地上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磨光的,当时号称“明光石”。
平壤市第十三小学的修复,也在当时的平壤传为佳话。战前,该小学有4000多名学生,是平壤市学生最多的一所小学。这所学校在战争中被夷为平地。担任修复工作的志愿军工兵部队不仅在短时间内盖起了新校舍,还额外为小学生们制作了课桌椅。制作课桌椅的木料和铁钉都未向上级请领,木料是战士们工余时间挖弹坑刨废墟积攒起来的,钉子是用废旧铁丝网加工的。
应该提到的还有具有鲜明的朝鲜民族建筑艺术风格的牡丹峰剧场。参加剧场建设的工兵部队指战员在我国援朝技术人员指导下精心施工,保质保量地按时建成了这座闻名朝鲜的大剧场。志愿军工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期间主要从事交通工程保障和战斗工程保障任务,如今建成了这样美观华丽的建筑物,充分体现了我们工兵战士们的聪明才智。牡丹峰剧场落成后,被誉为“中朝友谊的结晶”。
到1955年上半年,英雄的平壤城在不足两年的短时间内就从一片焦土中重新屹立起来。她比战前更加宏伟也更加壮丽。志愿军工兵部队因在平壤重建工作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受到朝鲜的党和政府、志愿军领导机关的表彰。
后来,我于1960年、1978年两次随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了朝鲜。那两次,都有朝鲜同志向我提起志愿军当年为重建平壤付出的艰辛劳动。他们深情地说:“志愿军的功勋劳绩,朝鲜人民是永远忘不了的。”
 (王晓建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