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瞩目远东——记黑龙江旅游业的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03
第2版(经济)
专栏:

  瞩目远东
——记黑龙江旅游业的崛起
杨国俊 张杰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陲,旅游资源相对贫乏,一向被人称作中国国际旅游“口袋底”。
中苏关系正常化为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开辟了新的天地。黑龙江省走出了一条以对苏旅游为主,全方位开放,旅贸结合的旅游新路子。
打开北大门
目前,黑龙江省已开通了黑河、绥芬河、同江市的对苏“一日游”,(简称“两河一江一日游”),还有五大连池疗养游、跨国游。
“两河一江一日游”是新线路中的短线产品。其中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一日游”为中苏关系正常化后的“处女游”,1988年9月23日成行。截至今年8月底,双方已经各自交换了550多个团2.2万余人次。
跨国旅游是新线路中的长线产品,也是黑龙江对苏旅游的重点。它集两国旅游资源于一体,对第三国旅游者颇具吸引力,客源充足,而且用外汇结算。
五大连池疗养旅游今年5月底刚刚开通。中苏协议年内来五批,每批30人,疗养27天,苏方用货物支付旅游费用。它意味着黑龙江对苏旅游由一日到多日,由对等结算到易货,由单纯观光到专项特种旅游的突破。
打开“北大门”黑龙江形成了以苏联为第一客源国的客源市场格局。苏联旅游者蜂拥而至,去年入境人数1.1万余人,今年可望超过2万人。来自日本、东南亚的跨国跨地区旅游者更是源源不断,今年1至7月份,黑龙江省共接待跨国跨地区旅游者3.2万人,比上年增长近四成,创汇17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八成半。
“通游”一处 造福一方
由于黑龙江走对了中苏旅游这步棋,不仅使全省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形势,而且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
其一,增进了中苏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为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其二,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黑龙江对苏旅游从起步之日起,就同经贸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1988年,省旅游局牵头组织了6批旅贸交换团,促成合作项目50多个,成交额达1亿多瑞士法郎。今年6月,又为中国对苏经贸洽谈会组织了422名苏联客户,成交额达6亿瑞士法郎。
其三,提高了旅游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回笼了货币。
为了进一步发展对苏旅游,黑龙江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上,确定了以哈尔滨为轴心,辐射哈黑线、哈绥线、松花江沿线的“一个轴心,三条线”的框架,争取三五年后,形成西北东、水陆空对苏旅游的立体网络,进而使黑龙江省成为北向苏联、东欧,东向日本,西向欧美,南向东南亚的重要旅游集散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