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毛主席的著作在天山草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7-07
第3版()
专栏:

毛主席的著作在天山草原
新华社记者 杨克现
“毛泽东选集”哈萨克文单行本出版后,受到天山白杨沟游牧区哈萨克牧民的热烈欢迎。哈萨克文的“毛泽东选集”单行本,包括毛主席早期作品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四篇文章。
记者在六月十四日傍晚访问白杨沟时,正碰见二十多个哈萨克族男女围坐在草地上。他们正在静听读报组组长、小学教员穆海矣朗读毛主席在一九三四年一月所发表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们对于毛主席的著作和他的深刻生动的论述,表示衷心的崇敬和爱戴。牧民们说,三十多年来,毛主席一直为人民想办法,为人民操心。当读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后,牧民们就进行讨论。他们一致赞扬人民政府的干部,大家说,毛主席的干部随时都关心人民的利益;并举出中国共产党迪化南山区委会书记郭震的例子。他常常到牧民的帐篷里,亲切地询问牧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商量发展牧畜的办法。乡妇女代表苞露克亚引证毛主席“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的话说:“这一带的哈萨克族妇女,过去从来就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可是在毛主席的教育下,今年全部参加了修渠工程。互助组的运输有困难,妇女就参加背粪施肥等工作。由于妇女参加劳动生产,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大大地提高了。”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就得到一个结论:“跟着毛主席走就是胜利。”
第二天,记者又访问了六个牧民帐篷的牧民。他们热情地告诉我:他们还读过毛主席在一九三三年八月所发表的“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和在一九三四年一月所发表的“我们的经济政策”两篇文章。他们谈到毛主席的文章和他的英明领导,同时想到解放后他们的幸福生活时,就十分激动。他们过去都是贫苦的牧民。一九五零年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除畜牧外开始兼种了一些土地;一九五一年又组织了生产互助组,互助牧放牛羊,以便腾出人力,扩大耕地面积。这一年,他们基本上解决了全年的食粮问题。解放后牧区的土产价格较解放前也提高了三倍至五倍;滞销的羊毛、羊肠已经打开了销路。他们在解放后不到三年间,牧畜增加了三四倍。其中增加最突出的是迪化县畜牧生产模范、互助组组长哈森,他在一九四九年还只有一匹马和十二只羊,现在他已有五十八只羊,两头牛和两匹马了。哈森在回忆他过去的痛苦生活时说:“整整两年,全家人没有喝过茶,因为买一块砖茶要换去一只羊。”现在,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大大地变了样。今年,他们几乎家家男女都缝了一身新衣服。六十八岁的老牧民斯哈可江说:“解放前用一个羊换来的布,还不够做一身衣服。今年只卖了一只羊,全家大小六口人都穿上一套新衣服了。”哈色木拜说:“解放前,我住的房子是三根木棍一片破毡,今年制了一顶‘哈萨克围’了。”
牧民们说,读了“毛泽东选集”以后,心里就亮了,懂得了我们为什么会得到这种幸福的生活。他们都要求读报组能多读毛主席的著作。读报组根据牧民们的要求,决定在一个月内在其他一百三十六顶帐篷中普遍读讲一次“毛泽东选集”。实施民族政策的光辉范例——介绍苏联小说“阿里泰到山里去”石云子苏联吉洪·塞摩希金著杨立平译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阿里泰到山里去”是一部很好的苏联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的苏联少数民族(朱基族,聚居在苏联东北角朱可兹克半岛上),怎样获得解放的历史过程。作者以丰富的情感告诉读者:十月革命后,朱基族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和帮助下,怎样驱逐了美帝国主义势力,清除了民族内部的公敌;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朱基族人民又是怎样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从而获得了整个民族的彻底解放。
从这部小说里读者能够深刻地、具体地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政策的精神实质。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同志,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教育意义。这部小说生动地告诉了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要掌握什么样的政治原则才能做好工作?工作中遇到困难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才能解决?少数民族工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这本小说不是搬弄什么教条来教训读者,它是拿生动的事实来说话的。作者运用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和事实,细腻地说明了民族问题,说明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它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在我们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中也是常常遇到或者是可能遇到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谁都会首先感到棘手的,是不懂当地的文字和语言。到苏联朱可兹克半岛去开辟工作的苏联政府工作人员懂得这一点。第一个到达半岛的朱可夫,在出发以前就做了准备。他苦心地钻研了朱基语,初步学习了日常会话,以后,他又虚心地向每一个朱基族的猎民和牧民学习。结果,朱可夫终于成为能够自由运用朱基语的工作人员,获得当地人民的爱戴。后到的罗斯,更是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他向朱可夫学习,向群众学习,“罗斯辛勤地研究朱基语言,整天地,有时是通宵地研究着。……罗斯按照自己的、新的分类方法,把生字和成语重新排列起来,为了这个目的,把整个笔记本重写一次。现在,他有两本:一本,他按照字母的次序把生字写下来;另一本,他用特别的标题,录下会话用的成语,譬如:‘一般会话’、‘商业会话’、‘谈狗的会话’,和许多在另外各种场合下要用的大量成语。”这样,罗斯编写了六套“生字和成语抄本”,来帮助工作。后来他又把这些抄本送给新来的工作同志,帮助他们学习。罗斯把学好民族语言看成最紧要的工作之一,他曾命令指导员要在两个月内专心学会朱基话。经过如此艰苦的学习,语言的隔阂逐渐消除了,他们借此密切地联系群众,展开组织人民、教育人民的活动。
苏联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帮助不是一句漂亮的空话。它从各方面去帮助朱基族人民改革落后的生活。苏联政府给朱可兹克半岛派去了政治工作人员、医药工作人员、教育工作人员、贸易工作人员、无线电技术员和地质学专家。帮助猎民和牧民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苏维埃,建立起贸易场,开办了学校、医院、文化服务站,送去了机器捕鲸船,送去了大批房屋建筑材料。这些,使一个长期处在原始渔猎社会的落后民族开始了现代化的、科学的、有文化的幸福生活。苏联政府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地帮助朱基族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干部。他们从猎民和牧民中选拔了阿艾,把他送往省里和莫斯科去学习文化和技术,把他造成为一个能够掌握马达的船长。在布尔什维克的教育下,贫苦牧人瓦姆科等,变成了部落中有威望的领导者。同时,他们还培养了妇女干部:把玛丽训练成助产士,使薇凯参加革命工作,把泰格莲娜从恶霸手里抢救出来,学习看护工作。很多这样的男女猎民和牧民,摆脱了被压迫被侮辱的卑贱命运,成为新社会的领导人物,有些人还加入了共产党。
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员唯一的依靠是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谁不善于贯彻群众路线,谁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谁不了解和尊重当地群众的思想感情与风俗习惯,就很容易在许多事情上碰得头破血流,结果脱离了群众。在朱可兹克半岛上的苏联政府工作人员是处处按照列宁和斯大林的原则进行少数民族群众工作的。他们——罗斯、朱可夫等,是十分关怀每一个朱基人的生活情况。他们看到雅拉克的爱人要生育小孩了,就把她送进医院去,领导者并且亲自去探望她。他们发现这对夫妇屋子里缺乏用具,就从贸易场仓库里把衣橱、椅子和食用器具送过去。就是这样,政府的工作人员关心着每一个朱基人的吃饭、穿衣、住屋和婚姻问题。他们关心人民,比关心自己的生活还显得重要。就是这样,群众跑过来了,紧密地靠拢苏维埃了。
在这部小说里,有很多地方具体地描写了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群众工作的宝贵经验。一个是对待当地人民风俗习惯的态度问题。在清除死狗的时候,教师德窝金主张把死狗丢到海边的冰隙里去,牧民瓦姆科说:“不,我们万万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不好的。我们也许会触怒了恶毒的精灵,海兽就不到我们岸边来了。”他主张把死狗拖到苔藓地区去。教师就同意了。当猎民打到了一条大鲸鱼,无线电员莫洛得左夫要给鲸鱼摄影,老猎人莱鄂克阻止他,说:“不能这样做!”“有一次我打到一条鲸鱼,有一个美国人像这样做过,后来我就三年看不到一条鲸鱼。”半岛的领导者罗斯就支持这老人,不让照相。这些事情使猎民异常满意。另一个问题,是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要求和觉悟水平去进行工作,也就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问题。妇女干部娜塔莎,作了一次关于宣传“男女平等”的演讲,事后,朱可夫给她批评,认为她的演说虽然在俄罗斯可能是很出色的,但是在这半岛上却“只是说了很多话,没有考虑到当地的生活和习惯。”在这一点上,罗斯便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他的每一次讲话,事先总是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从不夸夸其谈,他把要说的内容重点放在当地人民所关心的生产——“打海象”一类主要的问题上,因为这些事情才是符合朱基人的要求和认识能力的。罗斯在巡视贸易场的时候,看到场里贴着“死的价目单”,没有一个猎人看得懂,因此贸易工作长久不能开展。罗斯就创造了“活的价目单”:拿八十块砖茶(每块值
一个卢布)放在两张白狐皮上面(每张白狐皮值四十卢布);或在一枝猎枪上也放上两张白狐皮。这样,不识字的猎民也都明白交换的价目了。大批的猎人得到了合理的交换,生活大大改善了。
在进行社会改革的时候,罗斯和其他的同志们是不采取轻率的方式的。朱基人有一个特殊的风俗:患病的老人可以请求自己的子弟把他绞死,以便
“早登天国”。有一次老人安卡他甘也要进“天国”,罗斯赶来了,用富于人情味的态度把老人从绞索下抢救出来,然后顺应当地人“逃避精灵眼睛”的要求,给这老人改个名字。这样,在不违反当地风俗的情形下,巧妙地救活了一个被迷信几乎扼死的老猎民。当人民还没有觉悟起来的时候,朱可夫曾提出“马上动手组织民族苏维埃”,罗斯坚持“看好了再跳”。他说,主要的得和人民熟悉,让群众有机会谈谈这件事,并且懂得这件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稳步地前进是对的。在这类问题上如果想用急躁办法“突击成功”,是会失败的。
当群众觉悟到“俄罗斯白人不是坏人”,对祖国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他们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被发扬起来了。这个时候,领导者必须很好地加以鼓励与支持。看管毛皮仓库的猎人雅拉克和贸易场经理左霍夫意见不合。左霍夫倚老卖老,要把没有刮尽油脂的毛皮打包储藏;雅拉克知道这样做会使洁白的毛皮在长途航行中发霉变色,他坚决反对。罗斯支持了雅拉克正确的意见,把不称职的左霍夫撤换下来。没有比这样的领导更能获得人民的拥护了。
在复杂的斗争与工作中,苏维埃工作人员表现了优越的工作作风。朱可兹克半岛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在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岗位上,都表现了不是到半岛上来做游客的,而是来做工作的,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很大。罗斯自己常常想,他要是不把那地方的“生活面貌,完全改变一新,决不离开”。这几乎是每一个工作员的思想和决心。另一贸易场经理卢萨科夫,他不承认自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商人,当他用货物交换毛皮的时候,他总是考虑着在山里建立苏维埃制度的方式和方法。小学教师德窝舍,在工作之余就去帮助当地部落的妇女们打海象,做了许多繁重的工作,却不要任何一点报酬。他帮助妇女们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渔猎劳动组,教会她们“设阱捕兽”,引导她们和男子一样参加了劳动生产。
改造一个落后民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可能设想一纸命令可以使半岛整个面貌焕然一新。这里有团结,有斗争,有宣传和组织工作,有一系列的陌生问题等待逐一解决。朱可兹克半岛的工作同志研究了半岛的每一人物,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的问题上,小说里叙述了一个极为动人的故事。安马凯部落的莱鄂克,是朱基民族内渔猎海兽最有经验的老猎人。然而他很顽固,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他不肯参加劳动组,他和恶霸阿里泰保持着联系。对于这样的老头,有些同志表示没有办法,可是领导者罗斯说:别着急,“用事实去影响他们”,“你要赢得他,就得拿出真货色来给他看。”事实证明罗斯是对的。莱鄂克曾经用不会燃烧的“俄罗斯火柴”来讥讽苏维埃政权,固执地认定“美国火柴好”。可是,后来苏维埃帮助劳动组的猎人们使用了马达捕鲸船,捕获了大批海象,连妇女劳动组也一次捕获了二十五只海象;而莱鄂克却捕不到这么多。他依靠人力划桨的皮船,只能捕得极少数的海象。他被“事实”说服了,终于觉醒过来,他向罗斯坦白了他觉悟的过程说:“马达——这才真是一件重要的东西!你自己总不能够做出一部马达。我想了很多,想了很久,后来我决定参加劳动组。我这样一个出色的猎人被普通的猎人丢在后面,被安马凯的女人们丢在后面!马达打败了我,噢,它把我打败得多惨!我不愿意继续被人嘲弄,所以,我参加了劳动组。”这个老猎人一经被争取过来,他的潜在力就贡献给了群众:他提出了新的渔猎方法,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带领群众,打获了一条大鲸鱼。最后,他和恶霸阿里泰断绝了关系,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
在与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苏维埃工作者是特别慎重与坚决的。罗斯和他的同志懂得群众觉悟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决不轻易动手。阿里泰是朱基族内的败类,是人民的盗贼,苏维埃成立之后,他曾千方百计地勾结美国人破坏新政权,暗害革命工作人员。他的父亲苛劳吉,是一个恶毒的黄教徒,也是欺诈人民的罪犯。这样的民族罪人,已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是朱基族人民没有完全了解他们的罪恶,还是用容忍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样,苏维埃工作者就等待着。对阿里泰采取孤立的政策。等到政权巩固了,群众的政治认识提高了,在一次公审大会上,让群众自己来审判阿里泰,通过了驱逐这个民族公敌的决议。
朱可兹克半岛的经验,说明了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解决民族问题,必须经过反对帝国主义和民族内部人民公敌的阶段,同时还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朱基族的苏维埃政权铲除了美国商人和特务的经济基础与政治影响,同时用适当的方法斗倒了民族罪人阿里泰,这两件事都是组织群众起来进行的。苏维埃领导者处理这些问题,并不单纯依赖行政命令,而是经过了一段“事实的竞争”过程。例如苏维埃贸易场用公平合理的价格收购海产和皮毛,就暴露了美国商人残酷的掠夺面目,使得人民不再信任美国商人,侵略者只好滚出半岛去。在落后地区的“白人”,很容易暴露“民族优越感”。罗伦部落苏维埃贸易场经理左霍夫(一个商人出身的一知半解的“专家”)曾向猎人们宣传说:“你们没有学校和医院也可以过下去”,可是没有他和他的货物就不行。他认定朱基族猎人都是些“蒙昧的人”,“他们应该听话,向我们俄罗斯人学习”。这个大民族主义者,后来也只有“怀才不遇”地被调回内地去了。反对狭隘民族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朱基族人民由于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分子的欺骗,有一种“不信任任何一个白人”的民族偏见。对于这个偏见,苏维埃工作者不强求立即加以消除,而是认为慢慢用事实进行教育,一定可以达到团结友爱的目的。在这方面,他们做了很多令人不注意的工作:他们忠心地为朱基人的新生活而服务,像上述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状况。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终于不再在肤色的不同、相貌的差异上找怀疑,终于认识了“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朋友”,“白人不是都是坏人”,终于不分种族,融洽地团结在苏维埃制度的周围了。
就是这样,通过复杂而艰苦的工作,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朱可兹克半岛的面貌改变了。朱基族人民称颂苏维埃政权的领导者,他们向罗斯说出心眼里的话:“罗斯,你是第一个被我们大家称为一个真正的人的白人。在你到我们这里来的第一个冬天,买卖就完全变了样。我们这里的人现在喝茶放糖了,好多人有了他们以前没有的来福枪,有了他们以前出去没带过的捕兽网。到处人们都说:那个‘有大把胡子的’爱惜我们的狐狸,规定它们值很多货物。大家说,你好像一个好黄教徒,一个大慈大悲的黄教徒,你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这都是沿海岸人民说的话。”
这些,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实践。苏联朱可兹克半岛实施民族政策的胜利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