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于无声处听惊雷——来自昆山自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04
第2版(经济)
专栏:

  于无声处听惊雷
——来自昆山自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华惠毅
跨入九十年代,在我国沿海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这样一个信息广为传播:名不见经传的昆山开发区在国家没有给一分投资的情况下,1989年的产值超过了5亿元,仅次于广州和上海闵行开发区,名列第三;实现的利润和缴纳的税金也名列前茅。
昆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走“穷开发”之路
昆山,江苏的东大门。它西系苏州,东邻上海,沪宁铁路贯穿其间,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然而,长期以来,昆山以农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83年,全县(1989年改为市)工农业产值不到8亿元,是苏州地区8个县中的“小八子”。县委、县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决心以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式带动昆山经济全面振兴。
建设开发区首先需要资金,县里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筹措到了2000多万元,按照当时有些开发区的投资标准,还建不成1/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昆山的领导者没有气馁,而是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穷开发”的路子。
在开发区地址的选择上,他们既不是拆老城建新区,也没在远离老城区的地方新建一个开发区,而是“依托老城,建设新区”。昆山开发区离老城仅一河之隔,职工从老城中心骑自行车,不需10分钟便可到达开发区上班。这样近的距离,不仅可以利用原有的管理机构办理新区的事情,还可用老城区的公用设施为新区服务,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费用。
在土地的使用上,昆山的领导者坚决不搞“圈地运动”——不先征用全部土地,然后慢慢开发。而是工厂建到哪里,土地征用到哪里。这样做,既可减轻集中支付土地征用费的负担,又有利于分期分批妥善安置农民工,还减少了土地的浪费,一举而三得。
“穷开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到1989年底,经过5年的建设,在最初划定的开发区里,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达到了通路、通电、通给水、通排水、通煤气、通蒸汽、通电讯和地面平整的“七通一平”的要求。据统计,5年间用于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共4753万元,平均每平方公里1146万元,仅为全国沿海城市开发区基础设施平均投资额的1/8。
边“输血”边“造血”
如果说“穷开发”是昆山开发区的立区之本,那么加快投入产出速度,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则是昆山开发区在短短时间内壮大和发展起来的关键。
取得效益的第一步在于选准项目,办好项目。他们从昆山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紧靠大城市的实际出发,兴办技术先进的和劳动密集型的、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的电子、轻工、纺织、机械等加工项目,做到建一个,成一个。生产中、高档牛皮手套的苏旺你有限公司,是昆山开发区第一家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便正式投产。到1989年底为止,这个公司共生产了600多万双手套,产品全部返销国外,创汇1400多万美元,投资双方都很满意。昆山在“外引”的同时,充分打开“内联”的扇面,与“三线”和上海等城市的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结亲攀眷,从中积累资金,蓄积力量,5年来,开发区已经开工生产的19家“内联”企业,大都经营情况良好。
先肥人后肥己
不要领导权,不争所有权,这是昆山开发区与外地投资者联合办厂的宗旨。昆山领导者认为,只要能把企业办好,不要怕“肥水落入外人田”。昆山本来有一家冰箱厂,由于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差。1986年技术力量雄厚的航空航天工业部贵州风华家电有限公司到开发区办冰箱厂,昆山领导者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冰箱厂给“风华”兼并。风华公司投资对昆山冰箱厂的厂房、设备进行了改造,很快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昆山不仅安排了700多人就业,所得的利税也比自己的冰箱厂成倍增加。
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开发区已批准兴办企业33家,签约2家,其中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台湾厂商的投资企业14家,与上海和贵州、四川、湖北、江西、陕西等地的“三线”军工企业的联营企业21家,引进资金达1.5亿元。开发区的面积也扩大到了6.18平方公里。
有一家日中合资企业,由于双方合作得好,日方总公司非常满意,他们关闭了设立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厂,把设备、资金转移到昆山开发区来生产,并且在今年之初,采取了一个惊人的动作:撤出日方经理,委托中方经理全面负责这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他们完全相信昆山开发区的中方经理能够像他们一样办好这家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