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多年没有见到过的场面”——浙江乌溪江引水工程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08
第2版(经济)
专栏:

  “多年没有见到过的场面”
——浙江乌溪江引水工程见闻
新华社记者 虞云达 本报记者 高海浩
农历小雪刚过,获得粮食大丰收的浙江西南部金衢盆地不见农闲迹象,一片热气腾腾:当地人家喻户晓的乌溪江引水工程正在几十公里长的工地上全面展开,6万多农民挥锹、挑土,川流不息。
11月24日上午,水利部副部长侯捷、浙江省副省长许行贯专程来到工地。望着眼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工地,两位领导感慨不已:“多年没见到这样搞水利的场面了。”
乌溪江引水工程是衢州、金华两市民办公助兴建的浙江最大的水利工程。拦江筑坝建电站,开挖80公里引水渠道,穿越干旱缺水的黄土丘陵,年引水两三亿立方米,开发灌溉45万亩农田,改善20多万人的饮水条件。为了建设这个工程,城乡居民纷纷集资捐款上工地。
正在杭州开会的水利部副部长侯捷听到这些介绍,就与许行贯副省长约定上工地看看。
刚到工地,便见数百名解放军官兵也和农民一起挥锹、挑土。10天前,当地驻军听说工程情况后,专门派出1500名官兵远途赶来助阵,已开挖了1万多土石方。
一路上,两位领导还不时耳闻目睹到:
灌区的乡村干部都上了工地,有个区的100多名干部自带铺盖吃住在工地,城里的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也纷纷到工地义务劳动;
施工的办法也改革了,任务落实到农户,完成定额就可回家,一路上随处可见农民带着畚箕、扁担,骑自行车,坐拖拉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听说工程需要钱,龙游县的个体户送来11万元捐款;衢县一个乡村小学的55名学生收废纸、捡破烂,凑齐55元钱专程送来;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也纷纷捐款。衢州市已集捐款1000万元。
……
更令人惊喜的是,工程需要移民上千人,征田数千亩,没要国家负担,全部自己消化。当地农民和干部还创造了挖渠、移田、造田的绝招。
在柯城区石室乡,两位领导看到:被引水渠挖掉的235亩粮田已“移”到不远的荒滩上,还多出400多亩。今年初移田造田就种上早稻、晚稻和旱粮,亩产700多公斤。现在,“乌引”工程已全面推广这种“移田造田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