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山沟里“艺术节”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08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沟里“艺术节”的启示
魏绩文
金秋十月,在岳阳郊外、被人称做“云溪山沟”的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化工区,举办了有数万名职工家属积极参与的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它以五彩斑斓的色调,把这个全国特大型企业装点得光彩夺目。
漫步在这个“艺术节”的活动区内,你将目不暇接。由职工精心培育的送展的上万盆秋菊,千姿百态,争奇斗艳;那些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的各色邮票,把世界和中国的近现代史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些苍老拙朴到童趣盎然的几百幅书法美术作品,使我们领略了作者们业余生活中饱含诗意的底蕴;数千名女工选送的色调各异的针织、钩花和自行制作的服装,反映了她们的精心巧手和寄托的多种情思;那些凸现石化职工精神风貌的摄影,那些折射人生哲理的根雕盆景,那些翱游水中多彩多姿的金鱼,那些羽翼丰满待命欲飞的信鸽,所有这些,把巴陵石化人的艺术才华和高尚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加上工厂有线电视台的丰富节目和影剧院内每天晚上各种文艺团体的表演,使得山沟里拥有了一种不亚于都市的文化生活色彩。文明与高雅在无形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我是在企业做文化宣传工作的,由此,我想到了如何把政治思想工作与活跃文化生活结合起来的问题。通常,在小城镇和偏僻的一些地区,自然没有大城市的丰厚和优越的条件,其文化生活相形之下也就显得单调与贫乏。如同大城市发达地区的五彩缤纷难免夹杂着泥沙一样,单调贫乏的文化生活也往往使偏僻之处和小地方孳生、引入一些不同程度的黄污秽物,污染着这些地方的精神文明。因此我们要搞好职工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注意把“扫黄”和“繁荣”结合起来。“扫黄”的目的是为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扫黄”夺回了思想文化阵地,有利于健康文艺的繁荣发展;只有“繁荣”,用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采的精神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扫黄”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山沟里的“艺术节”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启示。
当然,“艺术节”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但繁荣文艺创作、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不仅仅限于“艺术节”这种形式。在其他时间,我们山沟沟里诸如职工文艺演出,书法、美术、摄影比赛,文学创作征文,各种体育竞赛,以及请来外面各种演出团体为职工表演等等活动都未曾间断过。再加之每年的“新春乐”文娱活动,“云溪之春”文艺汇演,篝火晚会和“金秋艺术节”等较大规模的系列活动,既鼓励和扶持了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队伍,使他们有了显示和发展自己才能的天地;又丰富了广大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
山沟里的“艺术节”和这里平时的文化生活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那就是它调节了广大职工的情绪,并使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进而逐步形成了一种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就从一个侧面稳定了职工队伍。由于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参与,并由此上升为对企业的情感注入,必将带动企业管理机制的良性运行。以企业绝大多数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日常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势必将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得以形成和完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