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鞍钢加快工艺技术更新换代 “七五”期间投资49亿元获得诸多重大突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10
第1版(要闻)
专栏:

  鞍钢加快工艺技术更新换代
“七五”期间投资49亿元获得诸多重大突破
本报北京12月9日讯 记者鲁牧报道:鞍山钢铁公司“七五”期间,以生产工艺技术为目标进行重点改造,生产流程工艺技术已开始更新换代。如今,鞍钢主体生产设备与“六五”末期相比,按原值100%计算,属国内一般水平的由80%下降为41.2%,国内落后水平的由7.89%下降为5.4%,国内先进水平的由9.05%上升为10%,属国际水平的由3.06%上升到26.94%,国际先进水平的则从“0”增加到16.46%。
改造老企业主要在于以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替代陈旧落后的工艺技术及其装备。“七五”期间,鞍钢以生产流程工艺技术换代为目标,投资49亿元,在生产工艺技术上获得诸多重大突破。
——经过24年试验、自己开发的“重—磁—浮”联合选矿新工艺在齐大山选矿厂投产,精矿品位由58%提高到63.5%,使我国红矿选矿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它为鞍钢开采蕴藏量占全国1/5的红矿,闯出了新路。
——以国产设备为主嫁接国外集散型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的500万吨/年冷烧结矿和200万吨/年球团车间改造建成,使鞍钢结束了没有冷料炼铁的历史,实现了炼铁原料一次质的变革、飞跃。它同以100天时间改造完成的、引进消化移植了2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而成为世界上首座投产的串罐无料钟十一号高炉连在一起,使炼铁系统生产工艺达到了80年代国际水平。
——30万吨/年方坯连铸机改造建成,与“双床平炉”配套,实现了鞍钢连铸比“0”的突破。中央领导同志视察鞍钢时,高兴地称赞说:“大平炉搞小连铸实属创举。”
——由国外引进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系统的三号大型转炉改造建成,使炼钢整体工艺水平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产品品种由改造前的40多个增加到182个,质量合格率在99.4%以上,炉龄由400次延长三四倍。
——由中外联合设计、联合制造、技术装备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的大板坯连铸机竣工投产,实现了炼钢、连铸、连轧三位一体新工艺,将使鞍钢连铸比达到30%。
伴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80年代末鞍钢铁、钢、材最高年产量又分别提高到776万吨、801万吨、563万吨,提前4年和2年完成“七五”规划铁、钢生产指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