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都市里的新景观——首批住宅实验小区采访记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17
第2版(经济)
专栏:

  都市里的新景观
——首批住宅实验小区采访记之一
本报记者 费伟伟
“天上看一样高,地上看一样齐”,“南方北方一个样,到处都是方匣子”。早在十多年前,单调呆板、千篇一律的弊病在住宅建筑中就已存在。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安排的住宅建设投资都在200亿元以上,各地建成规模不同的住宅小区已达2000多个,而“灰裤子、推平头、方匣子”这一住宅小区规划中的通病也愈来愈突出。
最近,记者采访了列为我国首批试点实验的三个住宅小区:无锡沁园新村、济南燕子山小区、天津川府新村。这3个小区在规划设计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被誉为“花园式住宅小区”的无锡沁园新村给人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
一走进沁园新村,干道两侧是低层的商业服务性建筑,逐渐过渡到造型优美的点式住宅和台阶型住宅。这两种住宅层数富有变化的多层建筑,有规律地重复布局,赋予人一种节奏感、韵律感;在住宅小区的中央,是一片利用原有水源、土丘修建的公园,有土山,有水面,曲桥风荷,水榭亭台,周围绿树丛中半掩半隐着低层公共建筑群;视线继续向上延伸,便可看到周围高低错落、疏密相间、活泼多样的多层住宅群。
拥有57幢住宅楼、20个公共建筑的沁园新村,不仅注意了点式住宅、条式住宅以及公共建筑的搭配,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而且大量条式住宅的山墙顶部吸收了江南民居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神似马头山墙的民居形式。点式住宅则采用和马头山墙协调的挑沿盝顶,相得益彰。整个小区建筑淡雅明快,充满浓郁的江南风味。徜徉其间,真让人感觉如同漫步公园一般。难怪济南的燕子山小区,去年竟被群众评为“1978—1988济南十大景观(建筑)”之一。
看来,住宅小区千人一面、单调呆板的弊病并不是不治之症,三个小区都以各自富有个性、充满地方特色的出色规划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无锡沁园新村的总体规划设计被建设部评为一等奖,他们在规划这个小区时,由一名副市长任组长,市建委、各有关委局的领导组成班子,抽调精干的规划设计人员,到外地学习调研,然后组织规划设计方案竞赛,并把国内有关著名专家请到无锡论证把关,先后经过一年多时间,反复推敲,四易其稿,方才将方案郑重推出。
天津,是我国3大直辖市之一,科研力量十分雄厚。天津市规划设计管理局在市政府、市建委支持下主持了川府新村的规划设计工作,除组织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等3家本市的主要规划设计力量外,还邀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参加,共同勾划新村蓝图。
这些经过领导们反复掂量、科研人员精心规划慎重推出的蓝图,一旦在大地上建筑为现实,当然不同凡响,成为都市里新的景观,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