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坚持改革政通人和 狠抓质量走俏市场 五粮液酒厂贡献大 提前完成今年计划 实现利税8500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持改革政通人和 狠抓质量走俏市场
五粮液酒厂贡献大
提前完成今年计划 实现利税8500万元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 记者朱竞若、曹照琴报道:新年前夕,刚刚捧回今年国家质量管理奖的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又传来喜讯:全厂提前完成今年生产计划,实现利税85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增长幅度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榜首。
在我国名酒如林、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五粮液为何能够独占鳌头?最近,我们在该厂采访,耳闻目睹,初步了解到他们获得成功的“秘诀”是:
——坚持改革,理顺关系,政通人和。这是五粮液厂获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厂长王国春1985年走马上任时,面对破旧的厂房,“脚踢手摸”、“口尝鼻嗅”的原始操作及工人低落的情绪,深感这种现状同蜚声中外的五粮液名酒极不相称,需要采用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他从改革入手,首先实行厂长负责制,层层建立双文明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超产超质奖励办法,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迅速上升。紧接着,在全厂干部中,打破“铁交椅”,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聘制和选举制,不胜任的干部到车间当工人,工人中的能人则提到科室当干部。结果,全厂精简了200多名干部,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党政工团协调运转。
——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以优质取胜。五粮液酒厂先后投资9580万元,加强技术改造:从国内外引进67台先进设备,自我改造122台设备,新建了现代化的科研大楼、勾兑中心、酿酒矿泉井、包装车间、酒文化博物馆等一批基础设施。同时,改造了旧工艺,实现了微机配料、勾兑、控制发酵、机械制曲等,使古老的酿酒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今,五粮液酒厂已由一个传统的老作坊变成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的大型酿酒企业。
这个厂全面推行质量管理,强化了生产现场管理和每道工序的管理,建立了30多类质量管理责任制,把质量责任制考核同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确保质量稳定提高。
目前,五粮液酒厂年产酒逾万吨,名优酒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能生产3大类、15个品种、19个规格的酒类产品。主导产品五粮液曾三次荣获国际金奖、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和国家优质产品金奖,是我国国宴专用酒之一,畅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