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水官”——内蒙古磴口黄河扬水灌区管理局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29
第2版(经济)
专栏:

  “水官”
——内蒙古磴口黄河扬水灌区管理局记事
本报记者 吴长生
印象中,与“水”字沾边的单位,几乎全都穷巴巴的,要么怎么叫“清水衙门”呢。可是,内蒙古磴口黄河扬水灌区管理局的的确确成了包头市的“小康之家”,穷“水官”变成了富“水官”。这不,今年他们又拿出60万元支持灌区农民搞渠系配套建设。
在有些人眼里,60万元算不得什么。可在10年前,60万元相当于磴口管理局几百号人两年半的“吃饭钱”呀!
勇砸“大锅”
用管理局黄伟局长的话说,10多年前,他刚上任时,纯粹是个“讨吃官”。“管理局经济不能自给,我月月得伸手向上级为大家要工资,一年国家补贴20多万元不说,还欠了几十万的电费。”
农民白用着电扬的黄河水,嘴上并不说好。由于多年大水漫灌,农田出现了大片盐碱,一些人认定这是黄河水的罪过,主张不再用河水浇地。
是利?是害?经过调查、化验,黄伟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黄河水是优质水,造成土地盐碱化的不是河水,而是“大锅水”制度!
为把管理局领出死胡同,黄伟一边为河水正名,一边毅然推出了第一项改革措施:打破“大锅水”,照章收水费。在附近10多个灌区中,他们率先结束了无偿使用黄河水的历史。
改革,总会遇到阻力。1980年,管理局刚刚确立了先交钱后供水的行水程序,自治区一位领导指令磴口扬水站放水,却不提如何交费。黄伟遵命放水,可这水钱也要照收。他揣着“乌纱帽”,6次到自治区党委,登门要水费。24万元水费,硬是凭他一股子倔劲“收”来了!几十年的“大锅水”一举被他们砸破了。
可别小看了每立方米1分多钱的水费,它引起的是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和耕作习惯的巨大进步。过去,白用“大锅水”,上千亩地淹成一片汪洋,造成了土地盐碱化。如今,交了水费,淹灌变畦灌,原来盐碱很重的土地慢慢“缓”过来了。
黄河水在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同时,也给管理局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收入。现在,他们每年可收入300万元,不光自给有余,还能拿出大笔的资金进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巧“偷”技术
在砸破“大锅水”的同时,管理局内部也打破了“大锅饭”,层层制订岗位责任制,招标承包,奖勤罚懒,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机泵,是扬水的龙头。为了保证机泵经常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盛夏,局领导带来几名技术人员从清凉的塞外来到酷热的南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悄悄在市里一家小旅店住下,每天搭公共汽车,到几十公里外的扬水站去“上班”,“偷”看人家是怎么维修机泵的。随后,他们又软磨硬泡地从那个灌区用高薪聘了一位技术人员,专门来磴口搞技术培训。就这样他们很快掌握了机泵的日常维修和大修技术。近几年,这个局的设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机泵大修周期平均为5000小时,个别有近1万小时的,超过4000小时的部颁标准。大修周期的延长,不仅节约了大笔维修费,而且增加了扬水时间,增大了供水量。
磴口技术改造的经验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他们多次向全国介绍经验,已从“偷”技术变为“输出”技术了。
及时“反哺”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扬水站仍由国家“包吃饭”,而磴口不仅不要国家包,还要“反哺”农业。
由于建设资金少,磴口灌区的工程配套程度很低,渠道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工程效益和水的利用率。本来这些事用不着管理局多操心,可是黄伟却说:我就是爱想“闲事”,爱管“闲事”。几十万人,上百万亩耕地,那么多贫困村,我不管,干灌区管理局这份差使干吗?
从1985年开始,这个局年年投入40万元支持农民清淤、配套。今年这笔钱加到了60万元,相当于水费总收入的20%。对跨乡、村的较大配套工程,管理局还采取“搞拼盘”的方式,组织建设。他们上挂自治区主管部门,横联旗(县),下动员受益农民,共同出资投劳搞配套。仅去年和今年,他们就出资55万元,建了几十项工程。干渠输水利用率已由50%左右提高到78.5%,灌溉面积由1979年的2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90万亩。近10年来,全灌区的粮食平均单产翻了两番多,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5倍。这里面也有“水官”的一份功劳。
短短10年,穷“水官”变成了小富的“水官”,管理局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单位,局长黄伟也当上了全国劳模,但他们仍有他们的困惑和烦恼。临结束采访时,磴口管理局的同志向记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与至今吃补贴饭的单位享受“同等待遇”:每月只发18元的奖金。这合理吗?从上到下,都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可安排投资时就忘记这个“命”了。只靠我们每年返还部分水费扶持农民搞配套建设,全灌区得25年才能搞完。到那时,前面搞的就又要更新了。眼看着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可怎么办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