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对乡镇企业应刮目相看——来自天津乡镇企业的考察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28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对乡镇企业应刮目相看
——来自天津乡镇企业的考察报告
骆子程
我两次去天津实地考察了乡镇企业,受益不浅。对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贡献,以及它的历史经验,有了新的认识。
从50年代到1977年末,天津市乡镇企业的产值仅8亿元;从业人员20.6万人;年人均劳动生产率3925元。1978年到1984年末,乡镇企业总产值增加到32亿元,7年增加24亿元,是过去20年的3倍。
1987到1989年期间,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城乡结合,发展乡镇企业;整体推动,振兴天津经济”20字方针和发展乡镇企业“30条”具体政策逐步落实。1989年末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跃到175亿元,两年增加91.8亿元。从业人员达87万人;劳动生产率上升到20092元,比1987年翻了近一番。1989年和1990年天津乡镇企业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由过去以外延发展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转变;从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粗放型向效益型发展。天津市乡镇企业取得了更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天津,我们可从以下10个方面清楚看到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我认为,这是我国乡镇企业这一具有生命力的农村工业的缩影:
一、“三分天下”有其一。1989年天津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68%。
二、“半壁河山”功自多。198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
三、外贸出口创汇大户。1989年乡镇企业外贸出口创汇占全市创汇额的30%。
四、税收贡献大。全市乡镇企业1989年上缴国家的税收,占区、县财政收入的74%。
五、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场所。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50%。
六、支农资金投入大户。天津乡镇企业,每年用于支农资金投入额都在1亿元以上,相当于1989年国家用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增加部分的1/10。
七、农民收入来源的大头。1989年,天津农民人均收入900多元,其中乡镇企业的占1/3到1/2。
八、对粮食、副食产品丰收有贡献。天津粮食连续6年丰收,蛋、鱼自给有余。这和乡镇企业实行以工支农、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分不开。
九、对大工业起到较好补充配套作用。承担大工业企业产品扩散、零部件生产;及加工配套、工艺协作、联合办企业、共同开发研制新产品等。
十、促进乡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等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依靠城里科研单位共办科研所,共同开发研制新技术新产品;城市大专院校为乡镇企业培训各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1986年天津农村科技人员仅占农村人口的3‰,1989年上升到3%。农村办学校、办托儿所、办自来水、办交通、办文化等,都得到乡镇企业从财力、技术力量等方面的支持。
以上十项,在天津,人民信服,社会承认。但也有认识落后于实践之处。因此,我觉得需要深化认识,对它战略地位和联结城乡的多功能作用,需进一步从规律性上去认识。
——城市大工业同乡镇企业间双向支持、适度联合,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效果的。认识够、规划好,利于整个工业产品、产业、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改造。天津同志深有体会地说,要处理好城市大工业同农村小工业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整个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小挤了大”和“大卡了小”从根本上看不存在。实际相反,谁也离不开谁。
——乡镇企业是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支柱。农业要发展,后劲要增强,除各方增加投入外,农民应是投入主体:一是劳动积累;二是乡镇企业从资金上对农业的投入。天津静海县大邱庄人认为,“乡镇企业是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经济支柱”很有道理。有人想要否定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促农”的经验,很不妥。
——今后10年,我国农村尚有二三亿剩余劳动力,向哪里安排?大头仍在乡镇企业。农村社会劳动就业解决好了,整个社会就业的大头也就好解决了。曾经有过“农村劳动转移过快,农业受影响”之说,也是片面的,不合实际的。
——在继续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保持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天津两条基本经验更加值得注意:在它的内部,要在产品质量、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体制、企业素质下狠功夫,抓实抓好;在外部,需要加强对乡镇企业战略地位、多功能作用的宏观指导与调控;进一步扩展、深化全社会对乡镇企业的了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