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丰收的不止是粮食——写在广西粮食总产创造历史最高水平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2-30
第2版(经济)
专栏:

  丰收的不止是粮食
——写在广西粮食总产创造历史最高水平以后
本报记者 蒋耀强
广西人没有想到,1990年旱情发展得这样迅猛:入秋以后,持续高温无雨40余天,全区2036万亩农作物受旱,其中严重干裂501万亩,枯死绝收406万亩……
广西人更没有想到,在这个灾年里,粮食总产竟达到136.5亿公斤,比1989年增产6.82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漫步在丰收的田野上,广西干部群众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收获物质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信心、力量,树起了新形象。
自信心
是听天由命,还是奋起抗争?在罕见的旱魔面前,广西人面临着两种选择。
贵港市石卡乡石卡村有一片约2500亩的“望天田”。旱魔肆虐,禾苗由青转黄、由黄变枯。
1989年9月,走投无路的村民集资万余元,10余天修好了向天公求雨的“三界庙”。“三界庙”既呼不来风也唤不来雨。于是,石卡村创下了这样一项“纪录”:2500亩晚稻,颗粒无收!
叫天天不应。使石卡人觉醒了。村党支部书记黄榜有,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第一次领着4000名村民苦战10余个昼夜,挖土开渠4公里,把可望不可即的郁江水抽上了“高处不胜旱”的望天田。
要不是经过反复核实,黄榜有无论如何不敢相信另一项“纪录”:1990年,夏粮每亩单产比历史上最为风调雨顺的年景,提高92公斤。
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八桂大地到处都有群众同心协力斗天公的故事传扬。
“不怕天,不怕地,就怕自己没志气”。充分显示自信的广西农民,用行动写下了新的格言。 
凝聚力
连年灾害,造成的不仅是物质的损失,一些农村基层战斗堡垒,也出现了裂缝。
也正是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形成的凝聚力,弥合了“堡垒”的裂缝。
这是毋需刻意找寻便可觅到的新事:
在连续3年无水插晚稻的武宣县略田村,穷得叮当响的村委会副主任李元全把家中仅有的两头牛牵到交易场。李元全家少了两头牛,村里却多了一口电灌井。结果,荒芜3年的稻田,终于染上了绿色。
新分出不久的宾阳县洋桥乡,年财政收入不过40余万元。1990年开春,乡领导讨论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挤出1.2万元,为300个“吃不起干饭”的困难户购买2000余公斤杂优良种。理所当然,这个乡困难户减少了300个,世代为贫困折磨的村民,也品尝到了谷满仓、米盈缸的滋味……
当一件又一件实事从墙上落实到群众中时,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寻回了一度失去的凝聚力。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深有感慨:群众是听党和政府的话的,谁顺民心民意,为民办实事,谁就能“呼风唤雨”。
新形象
农民收获沉甸甸的果实时,广西党员干部也用行动塑造了全新的形象。
1990年贵港市新塘乡新任乡党委书记陈昭立和乡长郑海平,上任不久,即顶着烈日来到田头与群众商量抗旱对策。正当书记和乡长为建电灌站的50万元资金发愁时,群众主动集资34.9万元,不久4座电灌站建成了。
桂平县思宜乡桂塘村农民王荣东没有想到,县委书记李纪恒会光临“寒舍”:1990年春节过后不久,李纪恒来到这个村动员农民种“杂优”,村民极不情愿地耙平已播常规种的秧田,最后终于喜滋滋地尝到了一造增产30万公斤的甜头。憨厚的村民为了报恩,委托王荣东几次修书请李书记吃“增产饭”。
田野里果实累累,广西党员干部的崭新面貌亦摆在农民眼前。不少群众激动地说,丰收的硕果里,也有干部们晒脱的皮、累掉的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