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一厂之仆”——记全国劳动模范马德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0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一厂之仆”
——记全国劳动模范马德海
在内蒙古、辽宁、河北交界的地方,有个古老的村镇叫八里罕。
在这块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方,今天传颂着一位新人——全国劳动模范马德海。人们说,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尊重、相信、关心、教育、爱护职工,全心全意地为工人们服务,工人称他为工厂的“仆人”。
八里罕酒厂的职工,家都在农村,祖辈上都是农民,他们身上有老实、纯朴、肯干的一面,也有思想散漫、随心所欲、喜欢慢节奏的一面。把这样一伙人领上正规的科学管理的轨道,马德海确实费了一番苦心。
他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经常化,充分利用厂里办的“党报”、“团报”、“厂报”和“酒乡之音”这“三报一声”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还通过音乐会、智力竞赛、兴趣小组、团体会操、演讲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加深职工们对工厂的感情,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在厂内开展为厂多贡献、为党添光彩、为人做好事的活动。
除了面上的,马德海还注意抓个别人的工作。二车间有个别青年工人,过去在社会上沾染了不少恶习,进厂后觉得自己端上了铁饭碗,常常犯纪律,打架斗殴。厂里停发了他的工资,并准备开除他。马德海想,农村的孩子受教育不多,进厂后很需要再教育,处分只是被动的,思想教育要主动做到家。为此,马厂长不辞辛苦,多次赶20公里路,到那位青工家,坐在炕头上与他促膝谈心。那位青工的父母兄嫂被深深地感动了,一致表示,一定要配合厂长把他教育好。马厂长给了这位青工重新工作的机会。现在,这位青工不仅改掉了旧习,而且成了生产骨干。
马厂长以他为“样板”,发动党、政、工、团组织一同做工作,把那些调皮不驯服的小伙子们的“虎劲”、“牛劲”都引导到生产上,使他们成了生产的干将。
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调动积极性,把工作做在“心”上。王福才和李印都是酒厂的元老和技术尖子,有丰富的酿酒和管理生产的经验,但多年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专长无用武之地。马厂长上任后,起用他们当分管生产和技术的副厂长,两人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千方百计改进技术,研制优质酒。他们先后被评为酿酒工程师和全国评酒委员,为酒厂创优质夺高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马德海深知,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有效,必须先正己。
1988年春,马德海重病在身,寝食不安,但为了到北京请专家研制新产品,他不顾医生让他住院的要求,带着一大包药上路了。
一年冬天,厂里出车到北京办事,车子不慎陷入冰河中,马厂长跳入冰水中推车,冻得说不出话来,但他就是不让同行的年轻人下水,怕伤了他们的身子。
厂里实行承包责任制,按规定1988年马厂长应得奖金5400元,可他一分也没领……
马德海以自己心中的火,点燃了别人心中的火,以自己的心团结了全厂的职工,带领职工把企业办得越来越红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