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博士、硕士、学士、战士——记分配到总参工作的大学生的军训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03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博士、硕士、学士、战士
——记分配到总参工作的大学生的军训生活
孙湛修
一阵集合哨音之后,一队新战士齐刷刷地出现在眼前。英武的军容,挺拔的军姿,令人叫绝。人们想不到的是,他们是来自地方大学的博士、硕士、学士,45天前,还是一群普普通通的青年学生。
这批大学生是在去年结束了院校生活,被分配到总参通信部所属院校、科研单位工作的。为了使他们铸牢献身国防的思想根基,尽快完成由青年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上级决定:在他们成为我军干部的同时,就要像普通战士一样过艰苦的新兵连生活,接受军事训练,并到基层连队当兵锻炼一年,提高思想、身体素质。
    1
初来乍到,大学生们除对军营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陌生之外,更多的是不理解,不适应。
刚到教导队那天,几位同学下车不久,就不请假外出,逛农贸市场去了!
开饭了,不少人一边走一边敲打着碗筷,奏出与军营生活极不协调的“交响乐”。
教导队的同志们多次担负新兵施训任务,却从未训练过像这样学历、文化层次都比自己高出一大截而年龄也较大的博士、硕士、学士!干部战士们聚在一起,学习上级关于大学生军训的文件,分析情况,提出了在思想上高标准、在训练中严要求、在生活中多关心的口号。
    2
紧张的训练生活拉开了帷幕。
整理内务,说起来就是叠被子、搞卫生之类小事,可按兵的要求做起来决非易事。被子要叠得像四四方方的豆腐块,洗脸毛巾要摆成一条直线,甚至牙刷、牙缸放置的角度都要一致。上大学时,一些同学早晨连被子都不叠,现在却要受这么严格的约束,感到很不自在。可是,老兵们说,这是直线加方块的韵律,军营特有的美。
大学生们是爱美的,然而美的价值标准是多元的。学英语文学翻译的硕士小张长着一头潇洒的长发,班长却硬要他理成“难看”的小平头。望着镜子里刚刚被理过的“富士山”,他难过了好长时间。
队列训练,立正、稍息、齐步、跑步……这些最初级的军训科目,对于在学校里读了十多年书的大学生们来说,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比起普通的新战士来,大学生们的理解力是非凡的,加上班长耐心细致的讲解和熟练的示范,很快就能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和“原理”(大学生们常使用这样的术语)。可是,他们比普通新战士的年龄要大得多,最大的32岁,平均26岁。要达到训练标准,得付出更多的汗水。训练艰苦紧张,而一日三餐,又是粗茶淡饭。
一时间,不少人皱起了眉头,一些原来抱着走走过场的同志甚至对投笔从戎的选择发生了怀疑。
怎么办?放松要求?降低训练标准?不!教导队的干部战士们说:上级领导把大学生交给咱,是要我们把他们训练成合格军人。放松要求,降低标准,就是失职。只要我们讲清严的道理,明确严的标准,做出严的样子,大学生们是能够理解的。
    3
对于这些具有高层次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来说,比大道理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导队队长连诗斌,一年前患过肝炎,至今仍在服药。指导员外出学习,他一人要担两人的担子。每天清晨,他比战士们起得还早;军事训练,他挺起身子和战士们同流汗;菜地里,他和战士们同劳动;饭堂里,他和战士们同就餐;运动场,他和战士们同娱乐……
这一切,大学生们都看在眼里。其实,他们还不知道,这段时间正是队长的家庭遇到种种困难和不幸的时候,他爱人体弱多病,孤身一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工作,结婚5年,几次怀孕,都因操劳过度流产了。不久前,她又临产。此刻,一个体弱多病的妻子多么需要丈夫的照料;一个盼子心切的父亲又多想尽快见到自己的亲骨肉!可是,一封又一封加急电报没有把这位深情的丈夫和慈祥的父亲催回。当他接到最后一封电报时,这位刚强的山东汉子背着大学生们流泪了:妻难产,子生命垂危……
在牺牲和奉献的天平上,把砝码压在部队与事业一边。这正是人民军队百战不殆的力量源泉!
面对这样一位学历比自己低得多而品格却如此高尚的队干部,大学生们从心底里佩服!成都电子科大毕业的硕士苟炳勇,新婚燕尔便来参训。妻子是他上研究生时的同班同学,与他同一天分到同一个部队的同一个单位,又同时被派往南北两地参加军训。频繁的“两地书”互诉别离的情思、训练的艰苦。当他们得知军营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连队长这样的军人,不仅长期分居两地,而且默默地承担着各种生活的重负时,他们的书信内容变了!苟炳勇说,比起队长,我是最幸福的人!
    4
班长,被誉为军中之母,而新兵班长又会给每一个军人的记忆留下永恒的烙印。四班长小陈年方十九,入伍前刚刚高中毕业。班里最大的硕士李桂洪,已经32岁,班里最小的大学生也比小陈大3岁。初时,有人跟他半开玩笑说:你呀,应该去给红领巾当校外辅导员。
时间不长,大学生们就对这个小班长刮目相看了。他根据大学生们文化水平高、年龄偏大的特点,制定了训练方法“三部曲”。一天的训练时间怎么安排效果好,他胸中有数。一位毕业于师大的同学说:“我们班长还真懂些心理学呢”。最使大学生们感动的是,这个在家里还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的娃娃兵时常半夜里起床,打着手电为大哥哥们掖被子。
    5
部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教导队,大学生们深有体会。
大学生小杨是回族人。临行前,父亲告诫他,到部队后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要和战士们同食一样的饭菜。到教导队后,他没有把自己是回族的情况告诉队里。开训会餐那天,当他走到自己餐桌的座位边时,出乎意外地发现自己的饭菜与众不同。原来,队干部和炊事班的同志们早已把他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特地为他准备了可口的回族饭菜,并已把他的情况写进了炊事班的记事簿。
去年9月的一天,五班大学生康伟突然生病。卫生员精心诊治后,又把他送到医院住院。炊事班每天都要做病号饭派人送往医院。同班战友小潘日夜守护在他身旁,其他战友们有空就请假来看望。当时也正在病中的班长小叶得知康伟生病的消息,衣服未穿好就匆匆赶到医院。望着凉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班长,康伟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同志情、战友情、兄弟情,这是大学生们入伍前难得体会到的最纯洁的人间真情。
    6
谆谆的教诲,榜样的力量,纯洁的友情,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大学生们的心田,给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注入了前进的动力。45天的强化训练,使他们的思想、军事素质明显提高。在上级对他们进行考核时,他们的学习、训练科目全部合格,半数以上同志成绩优异。
博士张观强、硕士苟炳勇、李桂洪还获得了嘉奖。当他们拿到那张白纸打印的嘉奖登记表时,那庄严、激动的神情决不亚于当初获得学位证书,因为那里也浸透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它同样标志着人生道路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杨光(硕士,陕西机械学院毕业):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一段紧张、严肃、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时光。
我们这些将到部队院校或研究所工作的同志如果对基层生活不了解,对兵没有感情,确实令人很难想象。
何联(学士,南京大学毕业):就我个人而言,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军人的基本素质。我想,今后无论干什么,这种素质都是一种优势。作为军人这种特殊职业,就要有军人的样子、军人的气质、军人的纪律。
张建亚(硕士,天津外语学院毕业):从我们的队长和班长身上,我看到了一名现代军人应有的品质,学到了在大学里没学到也不可能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军事,还有思想品格等。毫不夸张地讲,队长和班长是把我们领入军营的第一位老师。
康伟(学士,陕西师大毕业):什么是同志情、战友情、兄弟情,在教导队我体会到了。感谢各级首长和战友们对我的关心,我要永远铭记这份珍贵的同志情、战友情、兄弟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