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为了孩子的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03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为了孩子的未来
刘德强
吉林省东部山区的8个自然村,其中有12岁至16岁的少年632人,有368人成了放牛娃或劳动力。
是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儿童无法就读?不是!山村小学校舍整齐,教具齐备,师资充足;
是孩子们不愿上学读书吗?不是,牧童常拿木棍在沙土上写字,校园外常闪出辍学少年渴望加之羡慕的目光;
是因为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家庭急需帮手治富吗?也不尽然。那含辛茹苦供子女上学的父母大有人在;
是学校收费太高父母无力供学生读书吗?也不是。农村小学每年的书费学杂费只有十几元钱。
我终于发现了,那是因为父辈们的偏颇见解:
“再学也没多大出息,考不上大学等于没学,赶紧下来种地算了”,在辍学少年中18%的父母这样认为;
“女孩子家,早晚要嫁人,能认得自己的名字也就行了”,占辍学人数40%的女孩多半都是在父母这样的想法中不得不放下书包,帮助父母操持家务。
山乡变了,变得富足了!可是,几千年的小农意识仍然锢锁着人们。他们没有想到明天,没有想到未来,他们甚至明知其害却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未来。难道要让父辈的“扫盲”运动在我们下一辈重演?难道要让无文化的痛苦再由父辈传给我们,再传给我们的子孙?难道建设新农村只需要一双布满铁茧的手?
走在这山村的土路上,我听到了辍学的少年在呼喊,那千百年缄默不语的山川、沃野在呼喊,它要唤醒父辈的迷惘,它要唤起父母的良知,让子女们上学求知吧!只有知识教育摆脱陈腐摆脱愚昧,才是通向光明之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