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讨论都市人类学的盛会——第一届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04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讨论都市人类学的盛会
——第一届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刘兆祥
岁末年初,在北京西郊的盛唐饭店,来自美国、苏联、加拿大、日本、荷兰,南斯拉夫、印度、香港和中国的都市人类学家放弃新年的休假,参加于12月28日至1月2日召开的第一届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代表们荟萃一堂,发言踊跃,就都市人类学问题进行交流和切磋,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的气氛。
新兴的学科 
都市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许多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当然,各国科学家对它的含义的解释不尽相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副所长杜荣坤认为,“都市人类学是以都市为空间单位,研究人类文化的特点和变化,以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他的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苏联科学院民族所学者什卡拉坦根据苏联都市化的发展,提出都市人类学研究应包括多元都市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对现状的影响和民族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青柳清孝教授认为,都市人类学还应包括下列研究领域:传统文化与都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宗教信仰问题;家庭变化。有的代表提出了包括婚丧嫁娶、节庆活动、住房陈设、建筑风格的变化和遗传、妇女地位等问题。由此看来,都市人类学现已成为一个内容广泛、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相对独立的新学科。
目前,世界上都市林立,其人口从几万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它们大都成为或正在成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市人类学将更好地指导世界都市的发展。  
中国的魅力
举行以都市学为专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尚属首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艾丹·索撤尔教授是著名的都市人类学家,担任这次会议的两主席之一。他在开幕式上讲述了到北京举办这次会议的原因:“开始时确实有一些学者希望在美洲召开这次会议,那里的条件好一些,比较容易安排。但是,中国都市历史是世界最长的,并有独特的都市类型。在这个世纪,中国的都市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这样的魅力吸引了各国都市人类学家。”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顾定国教授曾为这次会议召开做了很多工作,他用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中国的都市经验非常重要,通过在北京开会,可以对此有深刻的了解并把经验介绍到世界各地。
会上,12位外国学者作了关于中国都市的发言。如,加拿大吉尔大学艾肯教授讲了中国都市中礼仪活动的沿革;印度班吉教授把加尔各答与上海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南斯拉夫贝尔莱德大学武契尼奇博士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问题;美国哈佛大学杜磊教授的论文题目是《北京回民中的经济承包活动》;等等。
1990年元旦这一天,全体代表迎着凛冽的北风,怀着极大的兴趣,实地考察了有400多年历史的北京远郊怀柔县。怀柔县的民俗风情和府前街整洁的柏油马路、城关农民住的宽敞楼房及干鲜果生产,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外国客人认为,没有中国10多年的改革开放,怀柔县决不会发展这样快。
良好的开端
经过6天紧张的讨论和实地考察,首次都市人类学国际会议圆满结束。临别前,担任会议两主席之一的中国社科院民族所阮西湖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会议取得的成果。他说,这次会议促进了各国学者之间、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丰富了世界都市人类学的内容。可以说,它是各国学者加强合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都市人类学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次会议对中国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