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浙江近百万富余劳力重返田野 威海两万农民建筑工投入农田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06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浙江近百万富余劳力重返田野
威海两万农民建筑工投入农田建设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慎海雄报道:去冬以来,浙江省近百万农村富余劳力重返田野,日夜奋战在冬修水利和开发农业的第一线。
随着治理整顿的深入,浙江省有25%的乡村企业因耗能大、效益差而停产,一半以上的农民建筑队无事可干,100多万劳动力亟待安排出路。这一转折使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感到既是一种压力又是一次机遇。浙江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向来有“绣花农业”之称。前几年由于对农业重视不够,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粮食生产连续5年徘徊,严重阻碍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关部门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浙江农业生产仍大有潜力。全省的丘陵、海涂资源相当丰富,仅可开发的丘陵缓坡就有500多万亩。
省里在各县市区成立了70多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各乡镇配备了农业技术员,及时为走出厂门、城门的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再教育。去年,全省已有30多万人接受了各种农业技术培训。
各地市县还把身怀一技之长的回乡建筑工匠组织起来,鼓励他们承包乡村水利工程,投身农田基本建设。东阳市组织了1000多名建筑工匠承包近千处水毁工程,提高了施工质量和速度,目前该市已有70%的水利工程修复一新。绍兴市去年有25万人从事黄土丘陵、海涂和水面的综合开发,占农村劳动力的1/4,开发生产年产值可望突破20亿元。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本报讯 山东威海市2万名农民建筑工人,转移阵地不改行,发挥产业技术特长,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大显身手。
改革开放以来,威海市建筑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仅乡镇建筑企业就有250个,建筑工人达4万多人。去年以来,随着基建规模的压缩,全市建筑市场只能容纳1/3的施工队伍。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这一新问题,该市有关部门,本着既保护建筑力量,又支援农业的原则,确定了队伍不散、专业不丢、转移阵地支援农业的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农村建筑企业从城镇楼房的脚手架上,转移到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交通能源开发上。
去冬以来,不少乡镇将建筑企业和返乡建筑工人划分成若干施工组,并为这些施工组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必需的工具,到农村承包水利建设项目。
这一措施的落实,一方面使返乡建筑工人摆脱了“失业”的困境,另一方面又为农业的基础建设注入了技术力量。全市5000多个水利项目,有农民建筑工参加施工的达80%以上。          
   
   (唐丽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