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战胜虎渡河的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7-16
第2版()
专栏:

战胜虎渡河的英雄
本报记者白原
在荆江分洪工程的工地上,曾经发生了一件为人们到处传颂的事情。这件事情告诉人们:已经获得了幸福的生活的人民,是怎样为他们的幸福而斗争,他们在这个斗争中,怎样发挥了无穷的力量。
三月里,长江沿岸正下着连绵的雨点。有一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的队伍,从长江南岸的松滋县到达了工地。他们都是松滋县第十区的农民,男男女女共有六千五百人。他们刚刚完成了土地改革,就在县长饶民太领导下,前来参加祖国的伟大的建设工程。那时候,整个荆江分洪工程还没有开始。
工程开始以后,要在虎渡河的下游建筑分洪区的节制闸。这就必须在上游把河流截断,否则水闸就无法开工。建筑太平口进洪闸的许多器材,要从虎渡河西岸运到东岸来。这就必须首先解决运输问题。因此,上级决定在长江南面的虎渡河口,修筑一道临时的拦河坝将河流截断,并且在拦河坝上铺设轻便铁道,运输虎渡河西岸的器材。修筑拦河坝的急迫的任务,就由这一个队伍来负担。
虎渡河岸边峭壁屹立,长江的激流从河口流过,带着一个个起伏的浪涛。他们在五百多公尺宽的江水上,从虎渡河西岸向江底抛下大量的石头、草包和泥土,然后踏着已经填出水面的土坝,向东岸推进。新抛下的石头激起无数波浪。江水打着漩涡,绕过那些突出水面的石头,愤怒地奔流着。
指挥这个队伍的饶民太,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经领导过游击队,在故乡的土地上和日寇及蒋介石匪帮作过英勇的斗争。现在,他在建设祖国的岗位上,和过去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阵地上一样,为了人民的幸福的生活,要和大家一起来把这汹涌的江水制服。他日夜和这个队伍在一起挑土、挖土、搬石头,指挥着队伍把横过河流的拦河坝筑起来。河坝一天天地向着东岸伸延,距离对岸只有三十多公尺了。现在往水里倒下的石头、草包和泥土,都被江水冲走了。人们开始用铁缆缚着船只,架起浮桥,日夜不停地往水里抛蛮石,进行堵口。河坝继续往前推进。但是,工作越往后越困难,四百斤重的石头抛在河中,立刻就被冲走了。抛蛮石也没有用了。有人提议用沉船的办法将凶猛的江水堵住。经过大家讨论,把一只三十吨重的木船,装满了石头,沉到江里去。谁知还没有沉到江底,木船以及满满一船的石头,被江水一下子冲走了。
这些居住在长江岸上的人们,在过去,因为洪水年年泛滥,每年要用九个月的时间修堤防汛。他们在和洪水作斗争中,积蓄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过去,不管他们有多么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始终不能战胜洪水,始终无法保住生活。在国民党匪帮统治时代,没有人去进行全面的水利建设;和洪水搏斗的人们把一个地方的堤岸筑起来,另一个地方的堤岸又被洪水冲破了。到头来人们还是被洪水驱赶着,到异乡去流浪。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他们一年到头修堤防汛,侥幸收获下来的棉花、粮食,除了缴纳租税以外,每亩田地还要向官府缴纳一斤半皮棉和十一斤米的修堤费。他们的膏血都被榨干了。现在,他们面对着这凶猛的江水,意识到幸福的生活给予他们的考验。他们一群一群地聚在虎渡河边。有人说将石头捆成柳枕往江里抛;有人说用竹笼装石头往江里抛;最后决定把柳枕和竹笼一齐抛到江里去。
在那一片人群里,有一个二十二岁的叫丁永善的年青农民。他的父亲很早就被地主逼死了,他很小就给地主放牛,稍稍长大了就给地主当雇工,和母亲一起,在地主的压迫下过着艰难的日子。解放后,他在松滋县第十区的丁家?乡,被群众选为乡长。这次参加荆江分洪工程,他作为一个中队长,带领着本乡的人们,来到工地上。现在,他带领着本乡的人们所组成的捆枕队,和凶猛的江水搏斗。一个个装着五、六千斤重的石头的柳枕和竹笼,沿着那木船搭成的浮桥抛进江里。但是,倾盆大雨从天空倾倒下来了。风刮着雨,在江水上掀起了巨浪。到了晚上,浮桥都搭不稳了,只好将船只撤去,继续从两岸抛柳枕和竹笼。狂风暴雨在黑夜的荒野里咆哮着。突然,虎渡河东岸传来一声山崩一样的巨响。虎渡河的东堤开始崩倒下来了。如果虎渡河的堤岸被水冲破,不仅整个荆江分洪工程无法进行,而且立刻就会引起洪水的泛滥。这时候,东岸急需捆枕的柳条,而柳条要由西岸运过来。正在东岸和江水搏斗的丁永善看看浮桥已经拆去,但两岸的人群的喊声和水流声响成一片,无法将情况告诉对岸的人们。时间不能等待他去考虑更多的问题。他和另一个农民丁人伟跑到那咆哮着的岸边,踏上一只无桨的小艇,丁人伟站在前头,他站在后面,两个人用手攀着拆去的浮桥所剩下的铁缆,准备攀到对岸已经筑起的土坝上去。他们还没有攀到土坝上,一个巨浪将丁永善卷到江里。虎渡河里的滚滚的激流,在黑夜里咆哮着。狂风暴雨和茫茫的江水连成一片。丁人伟抓着那根摇摇荡荡的铁缆,从一阵晕眩里苏醒过来。他看见丁永善在旋卷的浪涛里伸起一只手,接着又被淹没了。旋卷的江水把丁永善从铁缆的这一头卷到了另一头,一个波浪将他从江水里翻起来,他这才抓住铁缆,被丁人伟从水里救起来。他们两个人急急地爬上了岸,找着了正在黑夜的风雨里奔跑着的饶民太。他们继续和凶猛的江水搏斗,直到天明。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但是江水却暴涨了三公尺。经过几天几夜的搏斗,现在河坝的缺口只剩下十四公尺了。但是,到了晚上,人们发现抛到江里的柳枕和竹笼,有些已被暴涨的江水冲走了。虎渡河东岸的河堤还在继续崩倒。人们看见,最后搏斗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准备了一只九十吨和一只一百三十吨的大木船。那只九十吨的木船在缺口上装满了石头,但一凿沈,就被冲走了。接着,一百三十吨的大木船被人们拉到缺口上,从两岸用铁缆将木船缚住,在船上装满了石头。正要解开铁缆将船沈下的时候,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在黑夜的江水上,从一根铁缆扣住船只的地方,发出一道白光,接着飞起一丈多远的火星,这只木船被翻腾的激流撕成了两节。一节被水冲走了,另一节被几根剩下的铁缆牵挂着。旋卷的江水继续冲击着这一节孤零零的木船,发出一声声像要吞没整个世界一样的吼声。这时候,饶民太将人们找来,商量挽救这种局面的办法。大家说:除了抛柳枕以外,没有其他的办法。他们建议用比以前更大的柳枕,而且要改变以前的抛法,将横抛改为斜抛,把柳枕摆成八字形抛到江里去,这样来减少激流冲击的力量。他们的建议被接受了,一个个一万七、八千斤重的柳枕迅速被捆扎起来,按照他们的办法,抛到江里去。缺口愈来愈窄了。这时候,需要踏着船将柳枕运到缺口当中,以便最后将缺口堵住。但是许多人看着那咆哮的江水,想起刚才那只大木船被裂断的情景,都不敢到船上去。饶民太这时候从人群里跑出来,首先跑到船上去。滚滚的人群跟着他,终于在经过了八天七夜的惊天动地的斗争之后,在那一个夜里将江水堵住了。
现在,整个荆江分洪工程已经完工,两座巨大的控制洪水的水闸,在新中国的土地上放着灿烂的光辉。这就是那些为了永久的幸福的生活,为了建设祖国的英雄事业而斗争的人们创造的业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