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德州地区扩种棉花七十万亩 播种面积落实到户 服务工作做到农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2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德州地区扩种棉花七十万亩
播种面积落实到户 服务工作做到农家
编者按: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发展纺织工业,安排国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都少不了它。但是近几年棉花生产徘徊不前,满足不了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把棉花生产搞上去,对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稳定市场、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已部署了今年的棉花生产,国家进一步提高了棉花收购价格,各地也陆续开始行动。山东德州地区为确保棉花增产,不光是给农民讲清道理,而且把棉花播种面积全部落实到户,并在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提供便利,这就为今年棉花增产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各棉花产区都应如此,下大力气把工作做实做细。
本报讯 曾于80年代初发过“棉花财”的山东省德州地区,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徘徊之后,今年重新掀起棉花生产热潮。目前,全区450万亩棉花播种面积全部落实到户,比去年扩种70多万亩。
德州是有名的产棉区,把棉花生产搞上去,既是对国家的一大贡献,也有利于德州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近几年,德州棉花生产虽然一直徘徊不前,但棉花产值仍占农业总产值的40%,棉花加工占工业总产值的30%,占工业税收40%,农民每年人均种棉收入300多元。因此,地委、行署明确了“粮棉一齐抓,重点抓棉花”的指导思想。去冬以来,全区印发了10万多封“致棉农的一封信”,地县两级组织了2万多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向棉农讲国家政策、讲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讲发展棉花生产的意义,讲棉花生产科学技术,引导农民为国分忧,多种爱国棉。
为确保棉花增产,各有关部门纷纷采取倾斜政策:金融部门优先发放棉花生产定金2000多万元;科技部门利用春节前后农闲季节培训了3万多名棉花生产技术员,印发了70多万份普及棉花高产技术的“明白纸”;继去冬百万人水利大会战之后,水利部门今春又组织数十万劳力上阵,建成了两项大型水利工程,新增棉田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供销部门提前动手,备足了中棉12等优良品种2000多万公斤,化肥50多万吨,农药2500多吨。
全国重点产棉县陵县今年的目标是棉花总产百万担,即每个农民要增产近40公斤皮棉。为不使目标落空,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鼓励开荒植棉,重奖科技高产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县推广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服务经验。县、乡、村三级层层落实了承包责任制。为摘掉棉花生产落后帽子,乐陵市棉麻公司从外地调进良种后,半价卖给棉农,公司虽为此赔进200万元,可全市实现了棉花生产良种化,可增收8000万元,增产的棉花通过加工又可增值2000万元。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德州百万农民已掀起闹春耕的热潮。冒着霏霏春雨往地里运粪的乐陵市东大梁村农民梁荣贵高兴地说,往年这时候这天气,还在家偎炕头呢,今年政策好,年头顺,闲不住了,趁早整好地,秋上好抱“银娃娃”。
             (梁希忠 李绍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