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当代中国》丛书铁道卷即将出版 吕正操为该书撰写序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2
第3版(综合)
专栏:

  《当代中国》丛书铁道卷即将出版
吕正操为该书撰写序言
本报讯 作为《当代中国》丛书中一卷的《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由铁道部负责编写的《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共九十万字,分上下两卷。全书系统地展示了新中国铁路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五年三十六年间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全书还收录彩色、黑白照片三百三十幅,并附录有铁道部大事记和铁道部部分单位名称表。
吕正操同志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序言指出,铁路是现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是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一八七六年在中国大陆上铺设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算起,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到一九四九年的七十三年间,总共修建并留存下来的只有二点一万多公里铁路,而且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到一九八五年末,我国新建铁路共计三万多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五点二万多公里。路网布局和技术装备都有所改善,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铁路分布偏、标准低的状况。同时,还对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加强,双线、电气化铁路不断增加。铁路的机车车辆工业和专用器材工业,随着运输发展的需要,从无到有,由修到造,从生产蒸汽机车,发展到大批量生产内燃和电力机车,已逐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铁路的运营水平逐步提高。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即着手统一铁路的规章制度和多种技术标准及规范,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运输指挥系统,不断加强和改善了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工作。
但是也应看到,我国铁路目前还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为薄弱的环节。铁路虽号称“先行”,实际上名不副实。既有铁路能力严重不足,长期超负荷运输,仍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新线建设迟缓,不仅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加重了既有铁路的运输负荷,而且使运输能力的后劲严重不足。
序言说,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现在就应该充分认识铁路面临的严峻形势,立即采取必要措施,真正逐步把铁路置于先行地位,加强既有铁路的技术改造,加速新铁路线的建设步伐,大力提高铁路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其到本世纪末有一个历史性的大发展,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急需。铁路工作必须立足于改革。应改变由国家独资修路的模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路,这是加快中国铁路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