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困坷促人上进——记苏州物贸中心总经理顾衡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09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困坷促人上进
——记苏州物贸中心总经理顾衡如
本报记者 季音
已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近10年间已一跃而成为一座大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京、津、沪而列全国城市第四位。一幢幢新建筑与古典园林交相争辉。全城迄今最高的建筑物是人称“姑苏第一楼”的胥城大厦,这座以17层主楼为主体的古城堡式的建筑群体,成了今日新苏州的某种象征。
胥城大厦是苏州物资贸易中心所在地。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资料市场之一。
“中心”总经理顾衡如,是苏州市经济界一个颇有特色的人物。在有些人心目中,企业家理应年富力强,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而这位企业家竟是个年近花甲的干瘦小老头,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40公斤挂零,经常身穿一套工作服,奔忙在大楼上下。稀罕的是,这干瘦的身躯里却蕴藏着极为旺盛的精力。他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些跟着他奔跑的年轻人都嚷着腰酸背疼,吃不消,而他却是精神抖擞,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据在他身边工作的人说,他很少有星期日和节假日。人们称他是一辆“大马力的小轿车”。
顾衡如的精力与干劲是从哪里来的?他简短的回答是:困难压出来的,或者说是形势逼出来的。
80年代初,苏州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也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生产资料短缺。苏州工业原料贫乏,解放后,国家在这里未作过重点投资,没有什么大型企业,因此,国家计划内供应的物资,还不到苏州市实际需要量的15%,大量城乡中小型企业吃不上“皇粮”,都要自己跑供销,“找饭吃”。于是,就出现了一支数万人的供销员队伍,人们描述这些人“在厂是老子,在路上是兔子,在人前是孙子”。他们工作劳累,有些人为了采购、推销,不免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怎么办?实行全部由国家供应物资的办法?显然不可能。听任这种缺乏管理的市场经济泛滥么?它就会像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闯下大祸。顾衡如说,出路只有一条,建立国家调控下的生产资料市场,既利用市场机制,又不放任自流,把计划外的生产资料管起来。
这是改革提出的一道至关重要而又无经验可循的难题。
1985年,当时已50多岁的市物资局长顾衡如,从市领导那里接过了这副重担,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局面刚刚打开,新的困难又产生了:“中心”的场地过于狭小,不能容纳万商云集的业务活动。顾衡如决心建造一幢与“中心”相称的现代化大厦。他四出奔走,筹集了4000多万元资金,近一半是贷款。按照常规,建成这幢大厦少说也要4年半时间,要跑许多单位,光图章就得盖100多个。他算了一下,多延误一天工期,就要付利息1.7万元。不行!顾衡如说,我不能按繁琐的常规行事。他年轻时学过建筑,又找来了过去大学的同学搞设计,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只两年零二个月,未花国家一分投资,大厦就建成了,比常规提前两年交付使用,仅此一项即为国家节约大笔资金。为了这座大楼,顾衡如整整两年都泡在工地上,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一天晚上,他身上发冷,一量体温,摄氏39.7度,即送医务所输液治疗。次日早晨,他回到“中心”与香港客商洽谈业务。不料晚上又病倒了,送医院重新输液。市委领导闻讯前去探望,一看病床是空的,他已赶回工地。
三年多的艰苦经营,如今这座大厦里的各个市场,已成了苏州地区计划外物资流通的主渠道,过去是千军万马搞采购,现在人们高高兴兴地汇集到这里,在政府监督下公开交易,大大限制了流通领域里的各种歪风。三年多来,经这里销售的计划外物资,有钢材282万吨,煤炭783万吨,木材199万立方米,汽车1.6万多辆,对稳定苏州地区物价起了重要作用。而顾衡如本人呢,却是两袖清风,苏州郊区的几间旧居,还是往日的简陋模样。
成功与困难总是伴生的。去年下半年以来,与国内其它地方一样,苏州市的经济遇到了困难,胥城大厦也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冷落。西方客商骤然减少。“中心”有些人整日愁眉不展,顾衡如却依然持乐观态度。几十年的坎坷生涯,塑造了他这种遇事冷静、沉着的性格。他的乐观是有根据的,苏州市现在已拥有工农业总产值400多亿元的强大经济实力,就外贸而言,有出口货源16大类,600多个出口品种,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不愁没有生意可做。10月间,他打消了去日本的计划,组团访问苏联,与苏联经济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发现苏联人对苏州产品有浓厚的兴趣,他说,“除了电冰箱,苏州的产品他们几乎全要。”他和有关方面初步做成了一笔可观的交易,并且取得协议,决定1990年在苏州举行一次出口产品洽谈会。11月6日,胥城大厦上空彩球翻飞,大厅里鼓乐齐鸣,中外客商济济一堂,苏州市与航天工业部共同在这里举办了第二次苏州出口产品交易会。顾衡如又是一个大忙人,为了让苏州产品走向世界,他又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
每个企业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顾衡如在创业路上付出了很大辛劳,他有成功,也有失误。他博得了普遍的称赞,也听到了一些并非公道的议论、非难。有人劝他:你年近花甲,行将退休,何苦再干这有风险的苦事?他的回答是两句话:一、我是共产党员。二、正因为工作时间不长了,我更要珍惜这最后的年月。
《老子》中有云:“难易之相成也。”就是说,困难与顺易是相辅相成的。困难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有人在困难面前沮丧,退却;有人却在困坷中奋起,继续前进了。顾衡如就属于后一种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