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挽诗——悼念王瑶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09
第8版(副刊)
专栏:

  挽诗
——悼念王瑶同志
季镇淮
烽火遍华夏,滇南始识荆。
感时崇大德,积学绘群英。
著论宏明世,协商议政情。
牛棚何足算,昂首见雄心。
王瑶同志于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为朱自清的学生。“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于长沙成立临时大学,王瑶同志未随校南迁。1938年长沙临大迁往昆明为西南联合大学。王瑶同志似于1942年经四川到昆明西南联大复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我与王瑶同志相识为同学友人,不能早于1942年。
王瑶同志自青年而壮年而老年,一贯爱戴、拥护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4年见闻一多先生热情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向往延安和共产主义,他曾与友人书,对闻先生赞扬备至,正确树立闻先生奋起投身革命的大无畏形象,诗言崇大德指此。大德亦犹言大节。王瑶同志早在清华时曾研究新文学和鲁迅。解放后在教学改革中著成《中国新文学史稿》,叙述新文学源流和作家作品,视野广阔,建立了庞大的系统,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中国有新文学史,始于王瑶同志。吾诗第四句指此。
王瑶同志于解放后,除著《中国新文学史稿》外,论著甚富,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材料,立论明确,叙述条畅,大小篇章都有条理,对当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不可磨灭的成绩。他曾两度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当代政治社会生活亦有所贡献。
在十年动乱中,王瑶同志住过牛棚,横遭凌虐,他毫不介意,我行我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昂首阔步于文化教育界,继续进行教学和研究,不断产生新的著作,自信自己的在文化事业上的雄心壮志是有益于人民会成功的。不幸因劳过早逝世。
谨赋挽联如下:
博闻强记酌古论今绰绰英才成作手,
明辨深思师朱法鲁渊渊学者列宗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