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安徽发展农业的“五招”——安徽省党政领导人谈新打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1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1990形势与对策

  安徽发展农业的“五招”
——安徽省党政领导人谈新打算
本报记者 张振国
80年代,是安徽农业的盛世。90年代,安徽农业如何稳步提高,农村改革如何深化完善?省委书记卢荣景、省长傅锡寿等人,就此谈了“五大招数”。
——干部要坚持抓点带面。卢荣景说,要重视农业,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农业。认识的根本途径,就是各级干部要真正沉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掌握在上面难以想到的问题,缩短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的距离,找到发展农业的新办法。
近年来,卢荣景同志把长丰县一个后进乡作为自己的点,仅1年时间,就去了12趟,总结了经验,摸准了问题,帮助健全了领导班子。1年功夫,就使这个乡初步改变了面貌,去年秋粮获得特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比最高的1984年还增加250万公斤。卢荣景同志感到这个乡的潜力还很大,决心继续抓好这个点,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现在安徽省、地(市)、县、区、乡的主要干部,大都抓了点,而且已经或正在建立干部定期下基层、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蹲点包片、调查研究等制度。
——稳定完善“大包干”,给全省人民吃“定心丸”。傅锡寿说,“大包干”适应安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也需加以完善。完善“大包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建立和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为承包农户提供生产全过程的各层次服务,解决一家一户想不到、办不了、做不好的事情。稳定完善这种“大包干”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争取新年新丰收,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因此,省委、省政府决定5个与此相配套的政策都不变。
——增加农业投入,不能光啃老本。省委常委、副省长邵明认为,如果全省没有以往40年80亿元的水利建设投入,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农业产出。要使90年代农业稳定增长,光吃老本已不行了。省政府已决定从两个方面增加“硬”投入:一是省、地(市)、县都要集中较多的财力用于农业基础建设,逐步提高乡镇企业税后留利中用于补农资金的比例,加快县级农业发展基金和县、乡两级水利发展基金的建立;二是从1989年起,每个农村劳力每年投入水利建设的劳动积累工由20个增加到25个,从1990年起,农田水利补助费要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让“农科教”统筹发展之花开遍全省。省委副书记杨永良说,这是集中农业、教育、科技和各级领导部门的人力、物力、智力,形成整体合力,办好农业的有效措施。近年内,主要是抓好黄山市、滁县地区两个“农科教”统筹发展的实验区和10个试点县、102个试点乡(镇),取得经验逐步推开。卢荣景说,仅以粮食生产为例,全省现有几千万亩中低产田,若用“农科教”的合力先改造1000万亩,每亩增产50公斤,全省即可年增产5亿公斤,可见“农科教”统筹发展的潜力有多大。
——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省委副书记孟富林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永远忘不了农民,特别是忘不了目前尚不得常年温饱的农民弟兄。近5年来,省委建立了常委、副省长以上负责同志联系贫困县制度,大别山区和沿淮9个重点贫困县,有7名省委常委、3名副省长包干联系,办法主要是帮助选准经济发展的路子。工作重点主要是放在科技扶贫上。大别山6个县,都派了科技副县长,对全省17个贫困县,省政府已动员2500多名科技人员进驻,帮助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5年的扶贫成绩,大大超过前30多年。在新的一年,他们还将按照这个扶贫的路子走下去。省长傅锡寿要求在春节到来之际,一定要仔细检查,解决贫困户的暖饱问题。宁可自己过不好节,也要让他们过好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