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如此“卖房”丑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2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如此“卖房”丑剧
娄文奎 秦光辉
(一)
1989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一辆灰色“菲亚特”小轿车出现在北京朝阳区安贞桥附近的一片楼群中。轿车在楼群中缓缓兜了几圈后,在一座竣工不久的16层塔楼底下停下了。车里钻出两个穿着讲究的小伙子,朝司机点了点头便大摇大摆地跨进了楼门。
两人一前一后,东瞧西望。他们爬到13层,看到楼梯和楼道尽是水泥和碎砖无人清理便相对点点头。他们蹑手蹑脚地贴近一扇紧闭着的房门仔细地听了听,又试探性地敲敲门,没有动静。两人从提包里掏出千斤顶和改锥,很顺利地崩开门锁。这是一套宽畅的三居室住房,他们查看了一下,就把自己买来的“三保险”锁装了上去又涂上与门相同颜色的油漆……待一切工作进行完毕,两人满意地下楼,回到轿车上。
三个神秘的年轻人是谁?他们到这暂时无人居住的新建楼房干什么?原来开车的司机李继祥是个无业青年,上楼开房换锁的一个叫张青,另一位叫刘卫东。还是在1988年夏天,李继祥在街头认识了张青和刘卫东,他们都是20多岁,夏天在马路边卖西瓜,冬天走南闯北倒腾点服装,日积月累赚了点钱,不过这点钱是很难填平他们心中贪欲沟壑的。怎样才能赚到大钱呢?一天,李继祥从马路边电线杆上的一则卖房启事中受到启发。这倒是个发大财的路子,但是否合法,他没多想。他把这主意跟张青和刘卫东一说,两人都挺兴奋,发财致富,管它什么歪路斜路。
3人在车上会合后,没等李继祥问话,张青小眼一眯说:“房子选好了,滴水不漏!”“那好!明天我来找买主。”李继祥似乎很有把握。“第一件事倒容易做,这卖房需有‘房契’,我们从哪儿去弄,又到哪儿盖上公章?”刘卫东深有疑虑地问道。李继祥嘿嘿一笑说:“我要干的事绝不会有头无尾。前不久我从一位在房管局工作的朋友那儿以50元一份买了几张空白的房屋租赁契约,有了它就有了一切,至于公章的事就更不在话下了。只要你按我的意思办保险错不了!”
(二)
第二天一大早李继祥给曾经求助于他买房的王某挂了电话,说房子有谱了。约他上午9点在安贞柳荫餐厅会面。对方急不可耐,8点半就来到指定地点。
在那里等候的李继祥见王某来,先把张青介绍给王某,说是这位朋友搭的桥。王某二话没说,似乎很激动,打开提包抽出两条“万宝路”说:“请二位享用,礼轻义重,感谢了!”张青说:“我就算建房单位代表,看在朋友李继祥的面上给您使把劲儿。房子离这儿不远,是否先看一眼再谈价钱?”这正中王某心意。3人穿过大马路径直奔往那幢楼。
当然,看房的结果不言而喻,王某绝对满意。
3人回到饭店边吃边聊。酒足饭饱后,这套3居室的房子以5万8千元的价钱谈妥了。最后达成协议,事关房契文书和过户等一系列手续均由张青承办。
3天后,李继祥花300元人民币在一家个体刻印社取回了“北京市朝阳区房屋租凭开发公司”字样的圆形图章,当天下午在填写好的“房契”一角盖了那枚“公章”。此刻一切就绪,只待买房人付款成交。
王某几天来一直为这5万8千元东找西凑,他的家境虽然不错,可一下子掏出5万多元一时也很棘手。但他认为,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要不惜代价尽快搬进新居,这辈子再不回这个大杂院了。
双方几经联系约定在8月15日上午还是在“柳荫餐厅”会面,并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
1989年8月15日上午9时,双方准时在“柳荫餐厅”会面了。张青主动地将准备好的“文契”拿出来亮在餐桌上:“王师傅,一切办妥了请过目!”盼望已久的东西终于出现在眼前,王某虽然高兴至极,可他还是谨慎从事。他的眼睛从那“文契”上移向张青和李继祥的脸上,虽然没有发现什么破绽,还是心有余悸:“我这个人办事从来是谨慎和认真的,能允许我去验证一下吗?”李继祥早有准备地说:“走,我领你去房管局。”
到了房管局,李继祥事先约好的内线贾某假装看看文契对王某说:“你老放心,没错!”王某放心了,回到车上赶忙将携带的5万8千元一分不少地交给了张青。
王某来到这套新居打扫卫生的时候,本楼管理人员造访了:“同志,有房契吗?”“有,拿给您看!”他掏出“契约”,小心翼翼地拆开递给了对方。对方一看马上察觉出这是一张假房契,直接了当地说:“你被骗了!”当王某将人家的房契要过来,仔细比照后才恍然大悟。
经查证,李继祥、张青、刘卫东在短短的3个月内,在不同单位和地区诈骗倒卖房屋9套,骗取赃款近40万元,受害者达10余人。
这场以新房诈骗钱财的丑剧结束了,3个案犯也难逃法网。但诈骗闹剧告诉人们:某些单位新建住房交付使用后的管理工作,难道不应加强吗?那些急于以昂贵的代价买到新房的人们,也应提高警觉。
            《首都公安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