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2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
周叔莲
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中的根本问题。针对我国当前的情况,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为了使经济效益迅速提高,下面谈几个问题。
正视我国经济效益差的现状
对于我国经济效益的现状,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把经济效益和产值增长速度(特别是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等同起来,认为产值增长速度快就是经济效益好。这是不正确的。经济效益指的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经济效益和产值增长速度虽有联系,但却是不同的范畴,决不能等同起来。否则就难以避免作出错误的判断,看不清甚至掩盖当前经济效益下降的严重情况。
我国从1978年改革以来,一段时期内经济效益是有所提高的,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逆转。从许多材料看,1985年以后,关于经济效益的一些重要指标不仅没有提高,而且还下降了。据国家统计局材料,1984—1988年各年度国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分别为24.2%,23.8%,20.7%,20.3%,20.63%;产值利税率分别为23.2%,23.6%,22.3%,22.6%,17.84%;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分别为—2%,—7.7%,—7.3%,—7%,—15.59%。这些经济效益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经济效益下降还表现在企业亏损的增加上。1984—1987年各年度,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亏损面分别为10.7%,10.8%,13.1%,14.1%,亏损企业亏损额分别为34.24亿元,40.52亿元,72.42亿元,84.68亿元。据估计1988年亏损企业亏损额又比1987年增加38.1%,达116亿元。
我国生产部门物质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也是增高的趋势。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合计,“五五”时期、“六五”时期和1986、1987、1988年物质消耗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6.1%,57.3%,58.6%,59.4%,60.6%;其中农业部门分别为28.4%,30.5%,32.2%,32.5%,34.9%,工业部门分别为65.4%,66.9%,68.1%,69.1%,70.2%。这种比重增高的现象,虽然同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经济效益下降的结果。
我们早就明确经济建设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所以,不能说我们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完全没有认识。但是,在经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乃至在宣传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并没有很好做到(至少是没有始终做到)把经济效益问题放在中心地位上,对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例如,在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尽管应该把效益作为速度的前提,但实际上常常是重视速度而忽视效益。又如,在改革和效益的关系上,尽管改革应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不仅有些改革未能提高效益,而且理论上对于改革必须提高经济效益也不是非常明确,有时是为改革而改革。再如,前些时候关于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比例失调等问题的讨论中,很多文章提出了种种原因,却忽视了经济效益下降这一重要原因;提出了种种措施,却忽视了提高经济效益这一关键措施。要扭转经济效益下降的趋势,当前首先就要使全党上下都真正认识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极端重要性。
正确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在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时,应该看到,我国经济效益为什么低和近些年经济效益为什么下降,这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问题。人们常说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比例失调、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是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原因并不能说明(至少不能充分说明)经济效益为什么下降。经济效益差是指的一个时点上经济效益的状况,经济效益下降则是指经济效益在前后不同的时点上的动态变化状况。经济效益下降常常是由于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些主要因素,不仅没有改进而且趋于恶化,例如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比例关系更加失调、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等等。
在分析经济效益的动态变化时,还应分清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这里我把自然条件、生产力状况、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管理水平等称之为客观因素;把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方针政策、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称之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变动都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导致经济效益提高,一种是导致经济效益下降。需要指出的是,客观因素不仅变化较慢,而且它的变动方向和速度常常与主观因素有关。我国近些年来经济效益出现下降现象,主要就是由于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存在着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从而导致经济过热,比例失调,经济秩序混乱,管理水平下降。所以,经济效益变动固然是主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主观因素,尤其是战略指导思想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今后,我国经济效益的变动趋势如何呢?从一些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来看,我认为今后经济效益是完全能够提高的。主要根据是:(1)经过十年改革,企业活力增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加了;(2)很多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3)现在进一步明确了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急于求成的思想将得到克服,并能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4)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也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5)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都很大,只要主观上努力,脚踏实地的搞好工作,经济效益将会逐步地不断地提高。当然也要看到,阻碍经济效益提高的不利因素也不少,如果工作搞得不好,经济效益继续下降仍然是可能的。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主观的努力。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为了切实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中的各项措施,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建国以来我们多次盲目追求过高的速度(主要是追求过高的工业增长速度),这样必然导致以下后果:(1)工业挤农业,工农业比例失调,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也比例失调;(2)工业内部互相挤压,或者重工业挤轻工业,或者加工工业挤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工业内部也比例失调;(3)基本建设挤生产维修,新建企业挤原有企业,技术改造受阻,技术进步缓慢;(4)经济过热,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出现国民收入超分配和积累消费互相挤压等现象;(5)企业忙于完成产值指标,企业管理不受重视,有关的政府部门也因忙于追求速度而忽视宏观管理;(6)速度过高后被迫进行调整,“大上”往往带来“大下”。这些后果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效益下降。要认真吸取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这个重要经验教训,今后我们必须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正确方针。
第二,正确处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系。为了克服通货膨胀严重、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秩序混乱等困难,必须坚决进行治理整顿。搞好治理整顿,显然也是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而且提高经济效益本身也是治理整顿的一个目标。在集中力量进行治理整顿期间,改革要围绕着治理整顿来进行,并为它服务。但治理整顿决不意味着改革停顿不前,更不是“不要改革”和“旧体制复归”。治理整顿不仅将为改革的深入和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它本身也需要改革的配合。当前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财政包干体制、金融体制、外贸承包制、物资管理体制、计划体制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继续深化和完善改革。这样处理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系,将能尽快扭转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使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起来。
第三,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依靠科学技术可以带来劳动时间的节约,可以有效地利用生产设备,可以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可见,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源泉,我国在这方面更是大有潜力的。因此,必须把促进科技进步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要选择一批投入少、效益高的科技成果,集中技术力量和科研经费,大力推广。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选择一批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项目、高技术产品、出口产品及进口替代产品项目,组织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攻关,尽快形成生产力。要重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的资金要保证真正用于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节约物质消耗,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要加快引进设备的国产化,发展高技术产业。还要发展和完善科技市场,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
第四,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处理好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基础,而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既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而且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管理水平的提高。现在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很多,管理混乱、纪律松弛现象相当普遍。有些同志还认为,改革会自然而然地提高管理水平,不少企业存在着“以改代管”、“以包代管”的现象。事实上,改革虽可以为改进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和强大动力,但决不能代替管理,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必须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下决心和花大气力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劳动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其他各项基础工作,严格工艺规程和劳动纪律,扎扎实实地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和扭亏增盈工作。还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坚持实行和完善厂长负责制,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就能真正做到从节约中求增产,向经营管理要效益,把企业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