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黎巴嫩人质危机出现新动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12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

  黎巴嫩人质危机出现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 于大波
旷日持久的黎巴嫩人质危机已经成为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个毒瘤。近日迹象表明,人质危机已出现缓解趋势。
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7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解决人质危机的时机已经来到,危机将很快得到解决。在此之前,伊朗的新闻媒介曾多次呼吁无条件地尽早释放目前关押在黎巴嫩的18名西方人质。这些信号给解决人质危机的努力注入新的兴奋剂。
今年以来,解决人质危机的努力已经出现了几次新的积极的动向。最引人注目的是,2月中旬,美国人质安德森的妹妹佩吉·塞开始了一次呼吁解救人质的“人道主义旅行”。她在中东各国来往穿梭、多方求援,先后拜会了许多能为释放人质施加影响的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教皇圣保罗二世、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黎巴嫩真主党宗教领袖法德拉拉和叙利亚高层领导人等。这些人士都表示愿为释放人质助一臂之力。
另一个动向便是伊朗在人质问题上的态度已有所变化,不再坚持把美国必须归还1979年以来冻结的伊朗财产作为释放人质的先决条件。
从另外角度看,伊朗政府也试图通过帮助解决人质危机来改变自己的形象,以便吸引西方更多的投资和技术,重建战后经济。
2月初,真主党宗教领袖法德拉拉访问伊朗,和伊朗领导人讨论了释放人质的事宜。之后,法德拉拉呼吁以“新方式”解决人质问题。他说,人质危机不解决,“将有损于伊斯兰的形象”。
接着,伊朗外交部特使哈什米访问叙利亚。有消息说,这次访问旨在和叙利亚协调在人质问题上的立场,共同为释放人质施加影响。
另据报道,美伊双方在人质问题上已由过去互不接触转向间接交往。双方正通过第3国就释放人质问题在日内瓦和其他地方进行磋商。虽然目前双方未达成“最后协议”,但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美国政府对伊朗方面近日关于人质问题的表态表示欢迎和受到鼓舞,认为伊朗的态度将大大有助于人质危机的解决。
尽管如此,此间观察家对人质危机能否最后解决仍不敢过分乐观。就在拉夫桑贾尼发表讲话的当天,与绑架人质有关的黎巴嫩革命正义组织发表声明说,不管局势发生什么变化,他们不打算释放手中的人质。看来,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做很多工作。
                    (新华社开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