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众志成城——沈阳橡胶三厂增产节约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1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众志成城
——沈阳橡胶三厂增产节约纪实
本报记者 皮树义
一夜之间,几颗水泡拱出了嘴边。
1988年末,沈阳橡胶三厂厂长李健心里火烧火燎,一连几夜没睡好觉。
据预测,1989年该厂各种增支因素将达1000多万元,刚刚大干了一年的职工又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厂领导班子一连三次坐下来研究对策。等待观望不行,怨天尤人没用,结论是只能靠内部挖潜,自我消化。
1000多万元,自我消化又谈何容易。办法也只能是依靠全厂3000名职工共闯难关。
(一)
一个“在困难与希望面前”的讨论在全厂职工中展开了。
困难面前,党员怎么办?团员怎么办?职工怎么办?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引导人们在思考。沈阳橡胶三厂是我国最大的飞机轮胎生产厂,我国第一条飞机轮胎就诞生在这里。厂里把已经退休的老干部、老工人请回来,讲工厂的光荣历史,讲职工艰苦奋斗的业绩,鼓舞大家战胜困难。
职工愿意听实话,也只有实话才能打动人心。厂党政领导深入车间、班组,把困难如实告诉职工,摆战胜困难的希望,讲战胜困难与职工的利害关系。李健掐着指头给职工算帐:我们厂实行了工资总额与利税挂钩承包,创造100元利润,国家拿走61元,企业留利29元,职工分配10元。闯过难关,国家、集体、个人才都能有好处。
有些职工一家几口人都在橡胶三厂工作,党委书记和厂长别出心裁:一家有4口人在本厂工作的,请其中的一位长者来开座谈会。嗬,来的都是老工人。这些老工人说:我们家端的都是橡胶三厂的饭碗。企业办好了,全家都好,企业办砸了,我们全家的饭碗也都砸了。如今,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能不出力?会后,老工人纷纷召开家庭座谈会,动员全家为工厂闯关做贡献。
改革把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拴在了一起,“厂兴我富,厂衰我贫”的道理已成职工的切身体会。厂里决定1989年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进一步激发职工闯关的积极性。按照职工岗位、责任的不同交不同数额的抵押金。工人最少的交200元,有的交500元、700元,而厂长、党委书记分别交了2000元。一天半功夫,全厂职工就交齐了88万元抵押金。
“在困难与希望面前”的讨论唤起了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深化改革的措施则为实现信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1988年12月29日下午5点钟,已是下班时间,中层干部们正在开会讨论明年如何闯难关。工厂的一个破旧仓库突然起火。浓烟滚滚,火势威胁着这个易燃易爆的化工企业。
中层干部们急忙奔向火场。上了通勤车的工人又下来了,家住附近的工人跑回来了,一些退休的老工人也赶来了。仓库一楼放着5台生产用的电瓶车,二楼放着几十辆职工个人的自行车。人们顾不上自行车,拚着命抢电瓶车。电瓶车终于抢救出来了,可是自行车却已烧得面目全非。
沈阳橡胶三厂职工就是以这样的精神状态跨入1989年的。
春节过后的一天夜里,雨雪交加,路面结了冰。第二天清晨沈阳市的许多公共电汽车一时难以正常运行,可是橡胶三厂的职工提前出门,坚持按时到岗。有8名青年工人家住几十里外的文官屯,为了不影响生产,乘出租汽车赶到厂里上班,一个人的车费就是20多元,可他们一天的工资才三五元钱。
8月份,轮胎原料帘子布紧张。57岁的厂党委书记周德硕亲自去河南平顶山帘子布厂求援。在郑州下了飞机,坐了4个钟头的汽车赶到平顶山时,工厂已经下班,这时又下起瓢泼大雨,周德硕一心想着帘子布,冒着大雨走了40分钟,找到了帘子布厂一位领导的家里。人家看着浑身湿透的周德硕实在过意不去,想办法给解决了一批帘子布,保证了工厂生产的正常进行。
有这样的工人,有这样的干部,橡胶三厂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
(三)
闯难关,需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需要用科学管理,使职工的热情发挥最大的效能。厂领导请职工献计献策。生产中的问题一项项地摆了出来;管理上的漏洞,一个个地查了出来;合理化建议,一条条地提了出来。全厂开展了“爱三厂,做主人,每天节约一万元”活动,向增产节约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
二车间加强班组核算,工人使用原材料精打细算。生产轮胎时裁下来的帘子布,过去白白扔掉,现在工人手工剪成窄条用于产品包装,一年可节约20多万元。
全厂电、蒸汽使用实行定额管理,超罚节奖,全年万元产值耗电、耗汽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降低。锅炉班工人自己动手改造锅炉,节省了7万元工程费,每年还可节煤1200吨,价值30万元。
对采购人员实行比质比价采购承包,鼓励他们想方设法采购质量好价格低的原材料,一年节约300多万元。销售人员也实行了承包,加快了产品销售。
生产车间工人实行联产、联质、联消耗计酬,鼓励工人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日产值由原来的34万元增加到44万元,全年节约原料价值60多万元。
作为厂长,李健注意集中群众智慧,做出正确决策。3月份,发现市场上几种大型载重轮胎供不应求,李健果断决策投产这几种产品,获利150多万元。9月份,工厂积压一种型号的轮胎4000多套,占用资金110多万元。李健在其它工厂尚未降价之时就决定降价10%,把这些积压产品及时销售出去,搞活资金。
沈阳橡胶三厂全年靠内部挖潜,增产节约,消化了1000多万元增支因素,还实现利润1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65万元,实现利税3900万元,比上年增加800万元。
李健又睡不着觉了。
1990年因汇率下调,企业面临原料进口要增支1000多万元的新的减利因素。还有潜力可挖吗?李健在想办法,工厂的党政领导在想办法,职工也在想办法。
人心齐,泰山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