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阅读
  • 0回复

茅以升愤炸钱江大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4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茅以升愤炸钱江大桥
多数人知道茅以升修建钱塘江桥,却很少有人知道茅以升炸断钱塘江桥。这是桥梁史上极为罕见的传奇故事。
1937年9月,大桥通车。不久,上海失守,杭州危在旦夕,人们纷纷携家逃难。而茅先生为了炸桥,单独留下小车与司机。11月17日,南京政府派来炸桥部队准备炸毁大桥。茅先生与他们商讨设计最佳方案,并且亲自参与安置炸药工作,唯独没有安放雷管接通引线,大桥照常安全使用30多天。12月23日下午1点钟,炸桥部队接到执行爆破大桥命令。但北岸仍有无数难民潮涌过桥,茅以升再三与军方据理交涉,自己承担责任,推延时间,下午5点钟,江天暮霭,隐约间发现杭沪公路有敌人骑兵奔来,才断然制止行人过桥。一声巨响,完成炸桥任务,利用了可能利用的最后一分钟,使上万的人过了桥,免遭敌人屠杀。这应该归茅先生守桥之功。
茅先生在亲眼看到大桥炸毁之后,在暮色苍茫、隔岸火起的情况下,满怀愤慨地写下历史性诗作,诗曰:“钱塘江上大桥横,众志成城万马奔。突破难关八十一,惊涛投险学唐僧。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为何不安桥,安桥岂是干戈事,同轨同文无浪潮。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1989年12月30日《浙江日报》李洙 朱纪良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