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全国政协常委专题座谈会提出 抓住有利时机健全运行机制 使工业转上效益型发展轨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6
第1版(要闻)
专栏:

  全国政协常委专题座谈会提出
抓住有利时机健全运行机制 使工业转上效益型发展轨道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邹爱国、孙勇)200多名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今天聚集政协礼堂,开始讨论经济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常委们提出,工业转上效益型发展的轨道是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份建议和意见经常委们讨论修改后,将呈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主持了上午的会议。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李刚就建议的内容和产生经过作了说明。
今天是政协七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常委专题座谈会。前两次讨论的是教育经费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据介绍,去年下半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会同吉林、江苏、广东、上海、甘肃、四川等省、市政协,就我国工业及企业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去年11月下旬,政协经济委员会邀请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大家提出,当前,一定要抓住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从思想、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着手解决妨碍经济效益提高的问题,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运行机制,使工业转上效益型发展的轨道。
李刚在说明中说,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又被许多困难和矛盾困扰,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其症结在于经济工作的思想认识、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种种影响经济效益提高的障碍。
经济委员会的报告认为,这些问题主要有: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和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速度;有些经济政策失当,导致工业经济效益下降;我国工业现行经济体制的弊端,是造成经济效益低的重要深层原因。
李刚在说明中提出,当前进一步进行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实现工业转上效益型发展的轨道,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条件,应抓住有利时机,着手进行工作,从宏观和微观上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为此,政协经济委员会在调查后建议:真正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并将提高经济效益真正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把硬指标落实到实际工作考绩中去;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坚定不移地把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整顿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取消价格“双轨制”;搞活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方毅、杨静仁、屈武、马文瑞、钱伟长、胡绳、孙晓村、程思远、钱正英,出席了座谈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