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台湾产业界呼吁当局顺应民意 希望新年开放海峡两岸经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6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台湾产业界呼吁当局顺应民意
希望新年开放海峡两岸经贸
据新华社香港1月15日电 新年伊始,台湾产业界人士展望今年产业前景,普遍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意,开放海峡两岸直接经贸关系。
香港《大公报》报道说,台湾生产力中心1月9日举办会员岁末团圆联谊会,讨论中,产业界人士表示,目前日本、南朝鲜等已于大陆地区大力投资,在当地的影响力日渐雄厚,而台湾的大陆政策却令本地业者大感束缚。他们指出,台湾的大陆政策若不采取更开放的措施,并积极推动前瞻性的经济政策,将面临企业界更大的挑战。他们建议应规划一联合组织,扮演大陆投资、经贸资讯搜集及协调的角色。
南亚塑胶、华夏海湾塑胶等大型产家指出,台湾塑胶三次加工业的外移地区,主要以大陆为主,集中福州、厦门一带。而台湾对大陆的贸易往来,却必须经由香港进入广州,再以陆路运输到厦门交货,中间增加的运输成本,早就把利润吞蚀掉了,加上转口形态几经中间商的交易,也剥去了不少的佣金,更造成在出口报价的竞争上,越来越无法和可以直接在厦门港卸货的日本、南朝鲜匹敌。
业者说,目前最令人担心的现象,就是三次加工业仍继续外移到大陆,而台湾二次加工业的大厂又无法直接前往投资或从事直接贸易,长期看来上游的塑胶原料厂也将受到牵累,整个情况相当不妙。他们表示,有关方面应当明快处理两岸经贸问题,早作规划。
台湾自行车业者说,他们都知道大陆市场的潜力,许多厂家已前往大陆投资,但当局态度模棱两可,“只能做不能说”。台湾有关方面应拿出魄力,开放直接对大陆投资,自行车业者“一致期望在新的一年来临,当局能带给企业界一份新的气象”。
台湾《工商时报》谈90年代两岸关系时,认为台湾“应顺应民情,对两岸的经贸关系拟出一条可行之路,不是一味的阻止,而是铺上一条更好的路,搭上一座更好的桥,让只能做不能说的两岸经贸在这个透明的时代也能碰能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