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阅读
  • 0回复

满头白发满山青——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党委书记穆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满头白发满山青
——访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党委书记穆伦
本报记者 鹿舫
隆冬时节的大兴安岭,千山戴雪,万树银花。林海深处,一位手拿卡尺的老汉在乐呵呵地测算人工林生长量。熟悉的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他就是你要采访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穆伦。嗨,你要是夏天来,看到咱这儿满山青翠,再瞅瞅穆伦老汉那满头白发,定会更有感触……
寻找林区正确的发展战略
1980年,当穆伦刚就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的时候,这个拥有十几万名职工、10余万平方公里林区的大企业,一年上缴给国家的利税不足4000万元;大多已开发的林业局森林资源消长出现令人心痛的赤字,1/4的采伐迹地没有恢复成林;待业青年有好几万人……
到198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光景如何?穆伦的小本本上写着:全年上缴利税1.8亿多元;全林区树木年生长量1300多万立方米,超过年消耗量8.3%;森林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57%上升到67.5%;90%以上的采伐迹地恢复了森林植被。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各占总产值1/3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待业青年已有92.5%被安置就业……
谈起这10年巨变,林管局党委副书记刘俊海说:80年代初,我们的“老班长”穆伦带领大家开展对林区经济再认识的讨论,为企业随后步入新天地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时,从局党委会到职工班组学习日,从企业报——《林海日报》的版面到调研部门的咨询重点,都在探讨这样一些问题:林业的特点是什么?单一木材生产的路子为啥越走越窄?森林资源危机、林区经济危困的局面如何摆脱?穆伦集思广益,大声疾呼:“我们过去的失误在于对林业的规律性缺乏认识——既想不到林业生产要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虑,又未用合理的投入和有力的政策来保证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林管局党委郑重决定:摒弃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实行新的发展战略,这就是:以营林为基础,以更新造林为重点,采育结合、综合利用、多种经营。
穆伦明确提出:今后生产计划的安排顺序应为保护、培育、利用。在经济指标考核中,要把更新造林和抚育中幼林同木材生产一样对待。对采伐剩余物的利用,也同时列入考核项目。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10年前,当穆伦刚实行这几招时,林业部的同志便预言:这是深得其中三昧之举。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很有希望。
今天,实践验证了内行的预见。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处高寒地带,“岭积千秋雪,霜飞六月花”,年平均气温为-3.5℃。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可是,穆伦早在1947年——也就是他参加革命的第二年,就爱上了这地方,因为这儿不仅盛产上等木材和多种优质林产品,而且是科尔沁草原以及松辽、松嫩平原的天然屏障。
阿尔山林业局的老职工至今仍记得50年代初他们的局长穆伦是怎样在林海雪原中出力流汗的:那时没有汽车、拖拉机,从这个采伐场转移到那个采伐场,工人们要把帐篷卷成一个筒,几个人一齐扛上肩在密林中穿行,大家称这为“耍龙灯”。穆伦时常当“耍龙灯”的龙头。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呀!”穆伦抚今追昔,不胜感慨:“我们现在是多么需要当年那种工作劲头啊!”正是为了这一点,每当林区补充新职工,穆伦都要给他们回顾大兴安岭的开发者艰苦创业的历程,并且以自身行动鼓励大家保持创业时期的那么一股劲。
1987年5月,在发生那场震惊海内外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年满60的穆伦和林管局局长蔡延松带领3000人马星夜赶赴火海,连续战斗40个日日夜夜,终于保住了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
眼下最令穆伦欣慰的事,莫过于林区年轻一代焕发出了高度的干社会主义的热忱。根河林业局的青年背起锅灶,到偏远的深山驻地造林。克一河林业局的小伙子们在长年积水、地下二三尺便是永冻层的水湿地上,栽树10多万亩……
林管局副局长聂文学告诉记者:这里采伐第一线职工几乎都在40岁以下。他们在冬季作业时,汗水湿透了衬衫,风雪却把外衣凝成冰块,午餐是雪拌咸菜、冻馒头。夏季森林里蚊虻成群,他们在作业时顾不得拍打,常常被咬得浑身红肿起疙瘩。然而,不论是冬是夏,只要油锯一响,人人生龙活虎。
谁也离不开谁
在穆伦眼里,寻找正确的发展战略,焕发职工干社会主义的热忱,是为林区的腾飞准备内部条件,而致力于民族团结,则是为林区的腾飞提供外部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自治旗,都在大兴安岭林区。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里形成了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仅林业职工队伍就来自30个民族。因此,树立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穆伦是蒙古族干部。对有碍于蒙汉团结的事,他总是带头抵制。1981年,当一股离间民族关系的恶风吹来时,有人携带传单从呼和浩特到林区串联,穆伦当即予以严肃批驳,使全局上下不为所动。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兄弟世世代代以森林为依托,他们的繁衍生息与林区的兴衰血肉相关。穆伦坚决主张发挥企业的辐射力,把繁荣少数民族经济作为林区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记者访问呼伦贝尔盟的一位鄂温克族干部时,他扳着手指头,一口气数出了林管局为少数民族办的7件实事,其中有:支援木材、电力和其他原材料;提供交通、通讯方便和就业机会;改善文化、教育和卫生条件;开放林区公共设施……
1988年,林管局和穆伦分别被推选为出席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穆伦说:我们得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哄抢、毁坏国有林的事儿。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兄弟的支持,我们怎么能够保护、管理好这蜿蜒绵亘10多万平方公里的绿色宝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