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阅读
  • 0回复

“东安集团”第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东安集团”第一年
魏志军 鄂平玲
198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对刚刚成立不久的北京东安集团公司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第一季度,抢购余风未停。第二季度北京发生动乱、暴乱。第三季度开始,又出现了消费品市场疲软。
面对如此困难形势,东安集团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们群策群力,多业并举,互为补偿,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了集团企业的优势,不仅提前55天完成了上交国家的利税任务,年底还超额完成300万元。
成功的奥妙在哪里?在总公司所属的昌平中安宾馆,我们见到了正在这里召集各路“诸侯”总结和布置工作的公司总经理于镕。
今年57岁的于经理给我们介绍了总公司一年来发挥集团优势闯难关、求发展的情况。
东安集团公司是在北京四大商场之一的东安市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革给商场带来了活力,使业务经营有了很大发展,除在本市经营外,东安市场还在外省市开设了9个跨行业的分店。可是,以一个百货商场来管理众多行业的分店是难以应付自如的。因此,于1988年秋,由东安市场、东来顺、稻香村等七个分公司组成的东安集团总公司成立了。原东安市场总经理于镕出任了总公司经理。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深深懂得打好第一仗的重要性。1989年第一季度,他带领公司职工大干90天,销售额大幅度上升,比原计划增加了53%,形势很乐观。然而,第二季度由于北京发生动乱、暴乱,给公司造成了2600多万元营业额的损失。第三季度开始出现市场疲软,营业额下降。面对困难局面,于经理带领公司打主动仗,采取许多积极措施突破了困难局面。他们首先从实际出发把全年承包指标降低5%,使广大干部职工看到希望;其次,发动各分公司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千方百计增加营业额。光顾东来顺的外宾少了,他们就在内宾上补,增加大众饮食,卖早点,开夜市。他们的炒肝、包子总是供不应求。稻香村发挥特色糕点优势,大力增加品种,增加产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于经理说:“1989年,我们公司里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各公司有盈有亏,互为补偿,从总体上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利税任务。这就是工商联合集团的优势。”
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要能盈利,而且还要能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总公司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的经营方针指导下,各分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目前,总公司已拥有分布在山东、河北等7个省市的独资或紧密型联合企业44个。与此同时,他们还把眼光移向国外,一年里,他们和1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接触,准备在一些国家办餐馆、开商店。
问及东安集团公司今年的打算时,于经理一字一句地说:“往往有这种情况,市场疲软时盼望增加销售,销售上去了又担心顶不住冲击。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对策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应变能力,以变对变,与市场变化相适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