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江海弄潮儿——记南通江海电容器厂厂长缪康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江海弄潮儿
——记南通江海电容器厂厂长缪康强
孙建国
1984年初夏,西安交大。
听说江苏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来招聘人才,大学生们新奇,好笑,有的跃跃欲试。来了几十个同学,他们要看看这位农民厂长究竟什么样子,到底有什么道道。
“同学们,也许大家认为我们乡镇企业来招聘大学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大学生们“哄”地笑了起来。“但是我们要改变,要发展,我们那儿有着广阔的天地,可就是缺你们这样的人才,有了人才,我们将要建成一流的企业,生产一流的产品。”
同学们都被来者的演讲打动了,纷纷议论起来。见此情景,来者趁热打铁:“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免费请你们派代表到我厂考察一次。”
会场沸腾了。来者40多岁,中等个头,一口苏北南通口音。他就是南通江海电容器厂厂长缪康强,一名具有坚强性格的复员军人。
1985年初,两名已分配到部属大厂的大学生来到江海电容器厂考察。他们看到的是现代化的厂房,严密的管理制度,紧张的工作气氛。还看到厂里花几十万元为引进科技人员盖的两幢宿舍楼,他们的心动了。
开初,不少人担心,这些年轻人是不是心血来潮,他们真的会放弃去国家机关和大企业工作的机会,到乡镇企业来吗?事实出乎人们的意料。从1984年至今,西安交大、南京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等院校的十多名大学生冲破世俗偏见,来到江海厂。一批研究生、工程师也先后来到这里。现在,江海厂引进的科技人员有23人,连同工厂自己培养的大中专生,共有科技人员174人,占全厂职工总数的18.73%。
缪康强迎来了一批批新一代的开发者。这么多的知识分子集中在一起,只有初中毕业的缪康强管得了吗?
为了具备“帅才”,缪康强的床头、卧室到处摆满了书,什么管理心理学、行为科学、政治经济学等等,古今中外,无不涉及。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使缪康强在全市乡镇企业中率先获得高级经济师的职称。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缪康强在人才管理中总结出一整套经验,什么开发人才走自培、引进、合作的三条路啦;人才配置实行土洋、新老、内外三结合啦;人才选拔做到坚持基层锻炼、坚持台阶式提升、坚持能上能下三个坚持啦,等等,共十个“三”,为乡镇企业开发、使用、管理人才提供了经验。为此,他受到省、市、县人事部门和科委的高度评价。
在企业管理中,缪康强更是独树一帜。1983年,他独创了具有特色的计效工资法。“计效”,就是按职工创造的效益的多少,按比例决定他的工资分配。首先是联质,把质量的好坏作为第一考核依据。其次是联本,把成本费用的节超按一定比例进入工资进行奖惩。第三是联时,完成8小时的定额指标才能拿到基本工资,做到全额浮动,多做多拿,亏本倒扣赔偿。
计效工资法真正唤醒了劳动者自觉劳动的积极性。实行6年来,企业年创利润平均以60%以上的比例大幅度递增。
缪康强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的目标是创全国一流企业,并走向国际大舞台。
1986年以来,缪康强大胆决策,从日本、意大利、法国引进了数十台套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无一失误,成功率达100%。全厂有6个产品,分别获省优、省金牛奖,全国同行评比一等奖、优秀奖和部优产品称号。
1988年7月,江海电容器厂顺利通过国家二级企业考评,成为江苏省10万多家乡镇企业中第一个国家二级企业。目前主要指标已达到国家一级企业的标准。
如今,南通江海电容器厂已经建成了年产1.2亿只铝电解电容器的机械电子部的定点企业,成为我国电容器行业大型企业中唯一的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同行业四强之列。1988年实现产值达6316万元,利润1050万元,去年,在资金、电力、原材料紧缺的困难情况下,产值、利润仍分别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缪康强被评为省乡镇企业家、省劳动模范,并被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管理专家”的光荣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