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进入经济发展新时期——访泰印象之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6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出访归来

  进入经济发展新时期
——访泰印象之二
人民日报代表团
几年前,人们可能还没有注意到,地处中南半岛中部的泰国,正在不动声色地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然而今天,世界各国注意到了这个经济稳步发展的国度。1988年,泰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0美元。亚洲、西方一些经济学家预言:到本世纪末,泰国有可能成为亚洲又一个新兴工业国。
我们——人民日报代表团,在新年前访泰的日子里,从泰国领导人的会见中,从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披西·博卡森的访谈中,从在一些工厂、农村的所见所闻中,初步感受到这里经济快速发展给国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泰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5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稻米,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全国5000多万人,有2/3是农业人口。泰国要在这个基础上搞经济现代化,成为新兴工业国,委实不大容易。60年代初,泰国就开始探索经济现代化的路子,曾试图大量借用外资发展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结果外债剧增,财政出现危机。因此,在如何发展泰国经济问题上,主管经济事务的官员和许多经济学家,希望泰国的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努力用正在成长的工业去改造传统的农业,农业发展了,既扩大了国内市场,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按照这个路子,进入80年代,泰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走上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经济的新路。
在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采访时,秘书长披西·博卡森送给我们一本有关泰国经济发展的资料(泰国从1961年起开始编制五年社会经济开发计划,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区域和行业的发展规划)。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那就是: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鼓励到曼谷以外的地区去开发新的工业区;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鼓励出口,特别是利用本国原料生产出口产品。其中的有些方面,我们在泰北清迈市的访问中,已经有所接触。
那天,我们在清迈参观访问了4家企业:服装、旅游纪念品加工、家具、银首饰加工,都是厂店合一(一边是加工厂,一边是销售店)。特色之一是充分发挥传统手工艺的作用,精细、别致;特色之二是道地的本地资源、货真。举例来说吧,服装厂前,几个女工在采用最古老的方式缫丝:左手拨弄着煮在小桶内的茧,右手摇着类似纺车的轮。起初,我们不解其意,后来顿悟厂家良苦用心:为了说明丝绸服装原料是用的真正蚕丝。银首饰铺前的走廊处,一些工人在从事各阶段的银加工,一女工向来客表演判定银的成色和真假的办法,然后引你进店看商品,这也是要告诉人们:本店银首饰不仅式样新,而且成色好。家具店里,摆放着各种产品,一色柚木,雕花,上漆,古色古香。那价钱也就高了,一套坐8人的长桌、靠背椅,标价14万铢(折合5600美元);一套坐6人的桌椅,标价8万铢(3200美元)。看到我们,服务生马上迎上来,用华语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出口的。她指着身边一套6座桌椅说,这一套外国客商已订货,计3200美元,包括送到客商家里的费用。我们觉得贵,泰国人说,富人花1万和穷人花1块是一个意思,经济发达地区一些有钱人到这里,既买了满意的商品,又买了优质服务,两全其美。
清迈这些厂家,规模当然不算大,到了曼谷,我们参观的“塑料大王”陈卓豪开办的华泰塑胶厂有限公司,规模就大了。该公司下辖12个分公司,职工1万多人,是世界上三聚氢胺塑料产品最大生产厂家之一。陈先生,瘦瘦的身材显得很精干。他说,靠技术进步,靠提高产品质量,靠职员的共同努力才有今天。我们看到,这家公司生产的仿瓷,真可以乱真。如果你不动手敲一敲、掂一掂,真不敢想像那是塑料制品。产品用途更广泛了,我们在泰国的餐馆、火车、飞机上见到的餐具,几乎都是这个厂家的产品。出口销路很畅,年出口额4亿铢。“鳄鱼大王”杨海泉先生的事业另有特色,那里不仅是国内外游客必去的游览地,看鳄鱼、大象、老虎的各种表演,更有1500亩面积的大规模养鳄场,近4万条鳄鱼,鳄鱼皮及制品是一个大宗出口创汇项目。
泰国人的心机,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4年来,泰国的出口每年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发展,出口结构由以农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品为主,1988年工业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2%。出口和外汇收入大幅度增长,有利于进口原材料和各种技术装备、零部件,给泰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泰国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到现在这样?有一条是很重要的,就是政局稳定,政策稳定。
我们访问时的副总理披猜·拉达向我们介绍:自1979年以来,泰国获得稳定发展,这为经济提供了自我调节的好机会。尤其是炳总理在任期间,他对财政、经济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通过七八年的努力,对后一段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泰国的农民这两年收益好,农产品价格比较高,今后政府还要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生产,降低成本,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披猜·拉达先生预料,从现在到1992年,泰国还能以比较满意的速度前进。
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披西阐述得更具体一些。他分析,泰国的经济这些年发展得比较快,不是偶然的,25年来一直在往前进,虽然换了政府,但经济政策没有改变。这是第一。第二,政府同民间商人合作很重要,商人,包括农民在内,有权决定他们的生产和输出,政府没有强迫他们,限制他们,只给予税收上的协助。(据了解,泰国根据国家的五年计划和经济发展情况,对符合国家政策的投资项目,根据《投资奖励法》给予奖励。五年计划和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规划,是由政府和经济专家、企业界共同商订的,虽不强制实行,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一般情况下,企业以此作为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三,政局稳定,没有民族分歧,使许多国家对泰国有了信心。第四,社会发展委员会一直关注着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建议。
外资的大量涌入,也是泰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申请到泰国投资的外资,1986年430多宗,总额20多亿美元;1987年1050多宗,总额80多亿美元;1988年2100多宗,总额210多亿美元。
现在泰国人注意到了外资迅速增长的另一面。披西说,外国在泰国的投资,我们现在已经感觉太多,开始有危险了。我们害怕像台湾高雄那样,太多的投资造成严重污染。我们必须有选择地吸收外国的投资,要能带来高科技的工业,要合资的,并且在开始搞工业项目的时候,就要有准备处理污染,宁愿多花一点钱。如果把环境弄坏了,就像生活在地狱里,那有什么好?
看得出来,泰国人为自己的国家经济发展快而高兴,但也有不少担心。披西说,经济发展得太快了,造成通货膨胀,电话、交通、深水码头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我们在曼谷访问期间也略有领受,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轿车和其它汽车、摩托车、蹦蹦车急剧增加,一齐拥入并不宽敞的街道,堵车是常事。有时碰上卡脖子地段,堵上个把小时不足为怪。所以在曼谷办事,要是重要的,非打足“提前量”不可。轿车开不起来,那摩托车却很神气,冒着黑烟在轿车行列中弯来拐去。外资的大量涌入和泰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这些,不能不说是泰国经济发展中的隐忧。
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困难和问题,重视这些问题,克服困难,就意味着前进。泰国,目前正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附图片)
泰国华泰塑胶有限公司是世界上三聚氢胺塑料产品最大生产厂家之一。图为泰国华泰塑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