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太白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6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太白楼
韩忆萍
由于对历代大诗人的仰慕,于是在洛阳渡伊水拜谒白居易墓,在成都瞻仰杜甫草堂,得暇在参观青山太白真墓之后,下午便返回采石公园,访问采石的太白衣冠冢并登太白楼。
太白楼在安徽马鞍山采石公园北岸,赶到那里已是日将偏西,有些暮色苍苍了。
关于诗仙李白的传说,在马鞍山市的采石和邻毗的当涂县颇有不少美妙传说。据说,李白在采石捞月坠江后,遗体竟逆流而上漂至青山麓下,为青山人所得。当时由于李白的成就和其高尚的人品,青山与采石两地人众争葬诗仙,并为此成讼。当时当涂的县官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左右为难,于是体谅两地均系仰慕诗仙,便断曰:青山葬李白身,采石建李白衣冠冢并建祠。于是太白楼也就在采石傍祠而兴了。
返回采石,先到江边李白捞月处。那里有“李白捞月坠江处”巨石一块,据石俯看,脚下便是一潭碧绿,深不见底。水浪拍石、喋喋不休。似乎在向游人诉说往事。远眺江水,江面极宽,水天相接处,有一带树木,好像浸在江水里,郁郁葱葱。此情此景,很容易使人想起“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那名句。喟息片刻,返身登衣冠冢所在的翠螺山。翠螺山峰丛草起伏,浓林夹路,石阶高耸,蜿转曲回,几经歇息,方达冢所。衣冠冢为白玉所砌方台,围以石栏建造,精细,气宇宏轩!实为采石一大观。顺翠螺左侧下山,不远便是太白楼了。
太白楼是座具有南方特色的木质结构,而且层层楼阁的檐椽、楹柱、门窗均保持原木本色,只是表层涂以桐漆。远近看来都是一派近于黑褐色,虽无北方楼台宫殿金碧辉煌,却独具天然质朴之芳菲!这种风韵,对于纪念天赋豪侠的诗仙怕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太白楼下有享堂。堂中立有太白把酒吟诗之塑像,全无斧凿气。软翅青巾,墨髯飘洒,宽衣长袖举杯仰首,这不正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么!
正楼数楹,就像诗仙开阔的胸襟。楼中四壁,皆悬太白的诗画,以及当代各界名人的题咏。真可谓书香满楼,唇齿含芳了!楼中三五围几、临牖品茗,令人心怀舒畅。
因为太白楼是我们观光的最后一站,我们登楼时,服务员已到下班时刻,他们知我们从北京慕名而来时,从领导到普通向导都安慰我们,不必为时间担心,他们愿意与我们一同晚走奉陪到底!真是“桃花潭水深千丈,不及王伦送我情”。
小呷数口,出楼环望,但见满庭阔叶,异香袭人。我想,李白得到人民这样的优厚待遇,也不枉他一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