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中东僵局能否突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1-17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述评

  中东僵局能否突破
本报记者 林皎明
1989年给中东留下一个悬念:美埃以3国外长今年1月能否在华盛顿如期召开会议,安排巴勒斯坦以色列直接对话?
现在,元月过半,人们“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要紧的是,华盛顿突然表示“担忧”。贝克国务卿警告,中东僵局再拖下去,五点建议就将告吹。贝克还特别强调,美国急着要干的事多着呢,中东问题拖下去,“责任不在美国”。
国务卿心中有火,却又不指名道姓地说这股火是冲着谁去的。美国布什政府制订“小步走”的中东政策历时一年,真正准备付诸实践的一步,就是先在华盛顿召集埃及以色列外长开个会。可就这么一小步,还有人千方百计捣乱,只是贝克不便指明他是以色列沙米尔罢了。
美国去年下半年紧忙乎,总算有所收获,即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都原则接受“贝克5点建议”。照理说,美埃以3国外长会议,只是筹备巴以直接对话,而巴以直接对话又是召开中东和会的预备阶段,离真正解决问题还远得很。可是,以色列总理沙米尔“不见兔子不撒鹰”,非要美国政府书面担保,任何谈判都不能有巴解组织代表参加,哪怕是“间接的”。紧接着,沙米尔导演罢免魏茨曼的闹剧,向贝克国务卿显示绝不与巴解组织对话的“决心”。至于其它,沙米尔在被占领土施加高压,野蛮枪杀巴勒斯坦人;大量监禁无辜,禁止巴著名人士出境;继续蚕食政策,将大批苏联移民迁入新定居点;在以埃、以约边界集结军队制造紧张气氛,等等。对此贝克国务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无任何表示。
就在“贝克建议”面临“里根计划”、“舒尔茨计划”相同命运的当口,埃及副总理兼外长马吉德今天凌晨前往美国。外界注意到,埃及外长突然取消出席阿拉伯合作委员会巴格达外长会议的行期改飞华盛顿,使命非同一般。相差最多24小时,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宾也到华府碰头。即使不了解更多的底细,人们也能看出,贝克与马吉德、拉宾的会谈“生命攸关”,它决定着“贝克建议”是像“一片浮云从中东飘过”,还是“多少有点立足之地”?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原来,美埃以外长会议能否促成巴以对话是一个悬念;现在,“贝克建议”能否存活也成了悬念。
从贝克建议的提出,到它原则上被巴以双方接受,进而演化到连贝克本人都怀疑贝克建议还能否行得通,人们再次看到美国中东政策的致命伤。即,与里根前政府相较而言,布什政府在中东问题上更加灵活、超脱,但是,这种灵活性是有限度的,没有超出原有和平方案的老框架。偏袒以色列的阴魂不散。10多天前,40多名美国公民在美国驻东耶路撒冷领事馆门前示威,质问布什政府,美国纳税人为什么要每年用20多亿美元供养一个不听美国招呼的僵硬政府?这是几届美国政府总是回答不好的老问题。
目前,世界形势在急剧变化。中东地区作为动荡欧洲的侧翼,将受到什么影响和多大波及,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都在密切观察和分析。很多人认为,90年代可预见的将来是阿拉伯阵营更加团结和协调的年代。而以色列则有分析认为,苏联力量在中东退缩,东欧国家与以色列接近对它有利。沙米尔的骄横据说与此不无关系。但是,也有精明的犹太人专家指出,在欧洲问题上升、中东问题对美国的利害关系相对下降的形势变化中,以色列在美国战略棋盘上的作用难道会一成不变?拉宾、魏茨曼等人分析时局,不愿再坐失巴以直接对话的时机。据悉,拉宾同意在10名巴勒斯坦人组成的代表团中可包括两名被占领土以外的代表,但提出的交换条件是美巴停止对话。由此可见,在中东和谈事务中,以色列方面不是横生枝节,就是要价高得出奇。
突破中东僵局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不仅是贝克与埃及外长、以色列国防部长要商讨的重要议题,恐怕也是美国布什政府重点关注欧洲形势的同时,不得不顾及的难题。
        (本报开罗1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